耽的书信取出,递给应劭。
郑玄、孔融、卢植、刘备、羊耽。
郑平步步为营,先夸应劭德行美名,再言天下大义,然后在应劭面前彰显了刘备阵营在士林的影响力。
这几套组合拳下来,应劭已经不敢再有半分的轻视小觑之意了。
扫了一眼羊耽的书信,应劭长长的呼了一口气,拱手应道:“郑郡丞准备借多少兵马?”
“应府君能借多少兵马?”郑平眸有笑意。
应劭跟郑平眼神对视,良久大笑:“奉高城有三千郡兵,我留一千守城,便借给刘府君两千兵马如何?”
两千郡兵,还真是豪爽啊!
郑平眼神一凛,拱手谢道:“应府君高义!”
嘱咐下人安顿郑平,应劭唤来了弟弟应珣,将出兵北海国一事跟应珣商议。
“兄长,北海国贼首张饶,聚众十余万,若是守城还能抵挡,这出城出击,愚弟可没这个本事。”应珣斟酌对比了张饶的兵力,谨慎地道。
虽然应珣也能统兵,武艺能迈入二流,但这对敌作战,不是单看个人武勇就能决定胜负的。
没有城池地利,应珣可没信心能击败张饶。
应劭摇头:“季瑜,你只管负责统兵,战术布置听刘备的就可以了。此人能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击破平原九县的黄巾,麾下必有智谋之士和勇将相助。”
“泰山郡毗邻青州,倘若青州黄巾不能在今年击破,来年青州的黄巾祸事会愈演愈烈。”
“一旦青州没了粮食,青州黄巾必然会寇略其他州郡,而泰山郡首当其冲。”
“泰山郡士民生存不易,若是再遭黄巾寇略,不知又会死伤多少人。”
“既然有机会御敌于外,就不能让黄巾有寇略泰山郡的机会。”
“季瑜,此战干系泰山郡的安危,不可忽视,也切勿小觑了刘备和郑平。”
应珣凛然道:“兄长放心,愚弟知晓分寸,不会误了大事的。”
驿馆。
祢衡对郑平的敬意又多了几分。
论辩才,祢衡亦是非常自负的。
但如郑平一般,不过寥寥数语就说服了应劭借兵的本事,祢衡自问还是有些欠缺。
见郑平正在踱步静思,祢衡也没有惊扰。
良久。
郑平停下步伐,轻摇手中羽扇:“正平,你持我名帖,去一趟东平国造访兖州刺史刘岱。”
祢衡一凛:“显谋兄想再借东平国的兵?”
郑平摇头:“有泰山郡的兵,已经足够用了。若再借东平国的兵,反而容易让诸将不和、号令难一。”
“见刘岱只有一个目的,尽可能的宣扬府君的仁德信义之名。”
“兖州名仕不少,刘府君救北海国的美名是需要宣传的。”
祢衡聪慧,瞬间领会过来:“显谋兄的意思,是假意用借兵的名头,让兖州各郡都知道刘府君的名号?”
“如此一来,倒不如将兖州各郡的郡守国相都造访一遍。”
郑平轻笑:“若全都造访,反倒有些沽名钓誉的嫌疑了。不用疑虑,只造访刘岱就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