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 第82章 救荒活民,仁主不计荣辱

第82章 救荒活民,仁主不计荣辱

sp;  “而如今北海国的钱粮,大半都在各县的豪强士族手中。”

    “但想要让他们将钱粮都拿出来救济百姓,却是行不通的。”

    “我曾读过孤本《活民书》,其中有一救灾良策,名为‘劝分’:即劝富户出钱粮救济灾民。”

    “《活民书》中言:若官府按户等高下摊派钱粮,富户是不会有积极性的。可若官府出面劝向富户出钱,由官府派人在丰收之地购买米谷运回本地赈济百姓,然后归还富户本钱。富户愿意自行贩运的,亦听其便。官不抑价,有利可图,富户就会争先贩运。”

    “如此,可达到‘以不劝劝之,则其米自出’的目的。”

    “然而此举极可能遭到毗邻州郡的官员反对,他们怕粮食出境过多造成本地粮荒,也会打乱州郡豪强、士族原有的势力格局。”

    “要执行此策,就不得不用一些权谋手段给毗邻州郡的官吏施压,甚至于,用诈!”

    用诈,就意味着会失信。

    失信就会得罪人!

    而权谋手段去施压,即便对方表面笑嘻嘻,心中都会恨不得将刘备给宰了。

    这一策,涉及到了刘备的个人荣辱!

    对于一向坚持贯彻“人无信而不立”的刘备而言,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简单来说,郑平的策略就是:坚决维护青州士民百姓的利益,将矛盾转移到青州之外。

    虽然这策略对其他州郡而言有些无耻,但对于青州士民百姓而言,刘备就是青州的救世主!

    损一时之名而救一州之民,但可得尽收青州士民之心。

    刘备沉默。

    出身寒微,没有家世的支持。

    刘备一直都以仁德信义行事,以此来获得名望,这是刘备的处世之道。

    因为仁德,因为信义,所以听闻过刘备的人,愿意去帮助刘备。

    但刘备也很清楚,若不用非常手段,又如何能安置这十余万离开了家园的百姓?

    这还仅仅只是北海国的流民百姓。

    东莱郡、齐国、乐观国、济南国,同样有几十万的流民百姓。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刘备的眼神逐渐坚定:“个人荣辱跟几十万百姓能否活命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显谋,在你提出十二策论的时候,我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只要能助这青州的流民再建家园,即便得罪了毗邻州郡的太守、刺史、豪强、士族,那也是值得的。”

    “世间焉有两全法?我只问心无愧便是!”

    听出了刘备语气中的坚定,郑平心中又多了几分钦佩。

    在这个时代立足,名望是非常重要的游戏规则。

    之前提出十二策论的时候,刘备只是一个高唐令,也没多少名望,因此个人荣辱对于刘备而言其实没多少可以损失的。

    但现在不同,刘备的名望已经不同于往日了。

    随着名望的提高,刘备还会不会贯彻初心,郑平其实是不能准确断定的。

    而现在,郑平听到了刘备的不变的初心!

    “府君不计个人荣辱,一心为民,是青州士民百姓的幸事。”

    “既如此,就先用这张饶的首级,来祭奠因为这场战祸而死去的青州士民百姓吧!”

    郑平看向黄巾贼兵的眼神中也多了三分蔑视。

    胁民攻城,不过是下三滥的手>>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非正常美食文我修天道,见谁都能一招秒罗天上命昭唐斗罗,绝世之神团宠路人姐姐后全家暴富啦!一剑一棺一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