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 第257章 关中旱灾,荀谌欲说荀攸

第257章 关中旱灾,荀谌欲说荀攸

暌约肮刂辛讣鄯烧堑南ⅰ

    “关中已有旱灾迹象,我计要成了!”荀彧眼神多了兴奋。

    孔子之后,儒分八派。

    孟子和荀子各为一派。

    孟子法先王、行仁政,提出了民贵君轻、仁者无敌的思想,多有理想浪漫之意。

    荀子明王道、述礼乐,主张礼法并重、王霸兼行,更侧重于现实主义。

    荀彧身为荀氏一族最正统的思想继承者,亦是主张礼法和王霸,更侧重于士族的利益,而轻视民的利益。

    对于荀彧而言,关中大旱,刘协就必然要迁都。

    而皇帝与颍川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设想就可以实现。

    至于关中之民,是否会因为旱灾而受累,则不在荀彧的设想之中。

    人性本恶,这未受过礼法教育的,在荀彧眼中,都只能算是恶人。

    亦或者说,唯有受过礼法教育的士人,才能称之为善人!

    天下纷乱,救人,自然要救善而非救恶。

    所以,荀彧不会反对曹操屠城之举,也不会反对曹操将屯田民视为私奴。

    阶层立场的不同,这对待士与民的态度自然也就不同。

    当即。

    荀彧寻到了曹操:“明公,元常来信:刘备上书请天子迁都,但被张邈等公卿驳斥。长安已有旱灾迹象,粮价飞涨,如今已经到了二十万钱一斛谷、十万钱一斛豆麦!”

    曹操吓了一跳:“二十万钱一斛谷、十万钱一斛豆麦?怎么不去抢?”

    丰硕年的谷市价也就两百余钱,谷米缺乏的时候,也就三千余钱,大部分时间不会超过两千钱。

    结果,现在一斛谷米二十万钱,直接翻了几十倍的价格。

    这跟抢钱有什么区别?但很快,曹操反应过来,语气欣喜:“关中旱灾,陛下就不得不迁都了。文若之意,是让我再次上书,请天子迁都?”

    荀彧点头:“明公英明,彧正是此意!”

    “明公可遣人去关中散布童谣,直言‘董贼焚洛,天罚长安’‘颍川龙兴之地,必出中兴之君!’”

    局势在变,荀彧的谋划也随之而变。

    原本荀彧是赞同郭嘉的想法,让天子迁都洛阳。

    现在,关中大旱,天赐良机。

    董卓焚毁洛阳,已经违反了天道;上天惩罚长安,就是因为董卓迁都长安。

    而颍川是龙兴之地,只要刘协来了就能成为中兴之君。

    即便张邈、陈宫能看得出谣言的目的,也阻挡不了荀彧的谋划!

    天意难违!

    关中的旱灾不止,张邈和陈宫就破不了荀彧的谋划。

    曹操抚掌大笑:“孟卓不得其时啊!偏安关中,是成不了大事的。这天子,还是让我曹孟德来辅佐吧!”

    一想到张邈在关中焦头烂额,曹操的心情瞬间开心了。

    自张邈举荐臧洪当兖州刺史的时候,曹操对张邈心中就有芥蒂。

    后又因为张邈抢先迎了天子,让曹操对张邈就更不能释怀了。

    如今张邈吃瘪,曹操只感觉五脏六腑,都畅快无比。

    (本章完)>>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纯爱战士出手:女魔头乖乖在怀撒娇从读书开始肝成仙武圣人隐天剑帝重回98做大医诱吻蜜糖从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