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于一片澄山碧水。人灵景美,如梦似幻。可惜这份宁静未有多久就被来人打破。
“本王来的不巧。”远处传来人声。
小径上,为首的那位龙纹华服,抄手而立,一派正经,正是前些日子在太和殿有着一面之缘的晋王王祈。他身旁那位乌发貌美,聘婷婀娜的姑娘直勾勾的瞧着郑和宜。
谢从安不爽的一步叠过,挡去那殷切热烈,迎去时觉察此女眼熟,借着行礼又觑了一眼,口中冷冷回道:“殿下说笑。巧不巧的,您自请便是。”
晋王瞬间黑了脸,女子也面露惊讶却并未出声。
王祈望了眼谢从安身后,仍作大度道:“本王也不知此处有人,谢小姐何必生气。”
“生气?”
谢从安抱臂抬手,本就上扬的唇角更多了些弧度,故意道:“殿下又说笑了。小女若是生气,怎么会是现下这幅模样。”说罢听得身后一声轻笑,待意识到是郑和宜在笑自己,脸颊瞬间微烫,一身的嚣张跋扈无形中便收了起来,退回到了他的身侧。
那两人似看不懂脸色一般,亦跟了过来。在对面女子的灼灼目光中,谢从安已记起了她的身份。
崔尚书的独女崔慕青,善文善舞,是个名满长安城的美人。顾盼生姿,玉立亭亭的模样确实不错。
谢从安的目光在她颇为丰满的胸部停了停,有些气弱的哼了一声,换个姿势又将郑和宜挡了个严实。崔慕青不客气的打量回来,谢从安便故意将下巴扬起。
美人爱才,人之常情。这等风流故事在大乾屡见不鲜。崔美人仰慕瑾瑜公子的流言,在长安城中也算得一段过去的风韵佳事。
只可惜这段绯闻的男主角常年游学在外,而富贵美人却孤待长安。那种隔空喊话,暗送秋波的故事虽说动人,却因二位主人公常年分隔两地,缺乏真实互动,只传了一阵便没了后话。后来在谢从安大张旗鼓的“救美”和对郑和宜高调的各种讨好前,这段旧事还曾被当做引子谈论过一段时候。
谢从安曾命小晴儿寻来城中好事者做的画像。画中的两人皆是绝色,端的相衬,比她这“辣手摧玉”的观感要好得多。严格说来,她与这个崔慕青可以算得是情敌了。而晋王带她找过来,说不准是揣了什么样的心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