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菁妃怒目回头,见了她手中呈上的东西,面色忽变,喊着“贱人污蔑”就要冲下来。
金护甲折射出冷峻的光,谢从安下意识就去捂脸。伸手一捞,发觉有人挡在身前,忙搂过一把,躲了过去。
“菁妃娘娘自重……”
“谢从安你这个贱人,不得好死!本宫要杀了你!”
“不关谢小姐的事……”
这声音孱弱,谢从安又慌忙抬头去找韩玉,闪躲之间,在良王的脚边见到了歪在宫婢怀里,弱不胜衣,不知死活的他。
好在那宫婢还知道喂水。谢从安满怀感激的瞥了眼良王,顺势往郑和宜身后藏了藏。
一场鸡飞狗跳终于在皇帝呵斥和咳嗽之后停了下来。宫人送上灯火,皇帝仔细瞧了玉珏,菁妃已是声泪俱下,痛诉起自身遭遇来。
能以舞姬身份升至妃位,自然是容色倾国。此刻的美人垂泪,又怎会不惹人心怜。
只可惜,固然是举手抬足间倾国倾城的风姿,今日高座上的那位却毫无所动。
这一折戏,究竟算得是色衰爱迟,还是旧情难系?
谢从安不自觉的幽幽叹气,然而下一秒就对自己无脑的同情又悔又怒。
这位娘娘在啜泣之间毫不耽误的讲了个故事出来。
一个小小舞女,因绞尽脑汁要讨好君心,而被韩子束胁迫欺侮为一。太子府对韩子束的举荐安排为二。
话至此处,菁妃与韩乐师的旧情已油然反转,还暗龊龊的拉扯了太子在内。
在此之后,谢从安还想着不足为据,用人证物证仔细辨别即可,却忽然又被菁妃的一番话惊的差点站立不稳。
追溯韩子束的出身,竟然是在明溪谢家。此人曾为谢家私塾的教习先生多年,后来到长安求生,还随身携带了一封明溪谢氏的举荐信。
这一番谢氏谋逆,与太子合谋陷害她母子二人的故事张弛有度,实在是太过精彩,说的她忍不住都要赞叹出声。
一身冷汗之下,谢从安又怒又喜,觉得自己仿若浸入深海,浮浮沉沉。袖中的手忽然被人握紧,甚至有些发疼,她清醒过来,抬眼去看,落入一双沉稳的瞳孔。
其中除了小小的自己,还有着担忧和忧虑。
此时此刻,周围静的出奇。
菁妃的故事,调理清晰,逻辑缜密,听来确实不错。但是只要她敢当场拿出证据,谢从安就打算指责对方是有心编造谎言,利用一下皇帝的多疑。
可惜等了一阵,帐中却沉寂如死潭之水,谢从安慌乱的心也跟着这沉寂一点点死了下去。
终归是不会有人为谢氏出头的,她只能仗着年纪趁势撒疯了。
她轻轻叹了口气,按下郑和宜又握重几分的手,高声道:“如您所说,晋王与娘娘既都如此不得人心,去了也非坏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