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越久对我们越不利。”
“你要知道,你手上的兵,超过一半都是拿起枪都只会激发的菜鸟——我的陆战队加了很多人,他们一个个都有优秀的枪法,但上了战场以后,他们的表现让我失望至极。”
“你的兵,不会比他们好到哪去。”
两人说完,却没有其他人接口。
军统方面是不会质疑张安平的,而地下党方面,跟张安平合作了这么久,也相信张安平的能力。
况且张安平之前就说过他布置的接应手段。
更何况此时张安平是被外国人诘难,他们更不可能接口。
面对两人的催促,张安平平静的道:“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话题。”
“张,庞大的队伍不利于转移,”费黎明道:“而且队伍越庞大,行动的速度会越慢,上海到杭州,直线距离超过160公里,杭州到你们控制的地区,直线距离也有超过六十公里,你知道需要多久吗?”
“而且日本人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我们撤退,三万乌合之众,只会沦为日本人的猎物。”
从上海到国统区,直线距离堪堪两百公里,徒步行军,六七天足矣。
但帐自然不是这么算的,而且三万人的转移,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费黎明很不看好。
“你们中国有句古话,并不在多而在精,你应该做出取舍。”
佐克虽然很想出言支持费黎明,但他知道张安平不会放弃,所以聪明的没有吭气。
“我们要商讨的是如何撤离,而不是如何取舍——费黎明先生,如果要取舍,我第一个要舍弃的是英军,因为我最不信任的就是你们。”
面对张安平犀利的回击,费黎明无言以对。
张安平已经用两次行动证明了他对英军的怀疑。
“我们要撤,所有人都要撤!”张安平将话题重新转移到撤离,他敲击着桌面,平静道:
“我不会抛弃哪支部队,这是我们商讨的前提——诸位,现在可以畅所欲言了。”
徐天这一次特给面子,他率先出声:“撤离,还是按照最初商量好的方案吧,不过肯定是要做修改的,我觉得有必要先控制奉贤和金山两县城,确保我们在转移中不会被日军袭击。”
徐天打开了话匣子,众人便纷纷各抒己见,只有费黎明愤愤的一语不发,用自己的表情向张安平传达一个信息:你会后悔的!但他的纷纷并未影响到众人的讨论,这时候张安平也甩出了一个看法:确保撤退路线顺畅是必须的,但不能占领金山和奉贤。
往常最喜欢占领县城打日本人脸的张安平,认为这时候占领金山和奉贤,会迫使日本人从前线调兵,在己方兵力充沛的情况下,只要确定保证两县内的武装不会干扰到己方撤离即可,没必要非打日本人的脸。
这个说法经过讨论后得到了众人一致的赞同,随后商量起具体的转移方案。
什么时候从上海撤走还不能确定,但现在可以从上海调兵保证撤离线路的畅通了,所以在经过商讨后,确定了如下的方案:
从今晚起,就秘密将一团、七团调离租界,跨过黄浦江后往奉贤、金山方向前进,另外派出四个新兵团辅助二团和七团;
佐克手中的海军陆战队跟八团今晚也一同撤离,不过他们的目标是前往浦东以南,确保不会被日军从市区出兵切断撤离路线;九团十团则直接撤到黄浦江对岸;
租界内暂时由英驻沪军、由九师改编而来的11、12、13、14四个团外加二团防守。
撤离时间暂定在三天以后,即12月14日。
“过了金山以后呢?”
费黎明现在就是个挑刺的角色,再加上英军被不信任的留在了最后,他说话便很冲:
“从金山到杭州一路过去,有平湖、嘉兴、海宁、桐乡、崇德、石门等地,这些地方虽然兵力上没法做到支援上海,但也不是没兵驻守!”
“只要他们出兵阻击,你们怎么撤?到时候前有阻击后有追兵,死路一条!”
张安平没有回答,反而是厉同志有礼有节的道:“费黎明准将,你猜忠救军的主力现在在哪?”
忠救军!张安平核心的武装力量便是忠救军,但战事持续到现在,忠救军冒头的部队加起来堪堪不到四千人。
其他人呢?
费黎明不可置信的说:“忠救军在这里?”
“是的,忠救军就在这个方向。”厉同志笑呵呵道:
“从上海往杭州撤离的这三百多里路,我们是安全的。”
费黎明哑火,如果从上海往杭州撤离的这一段路是安全的,那剩下的几十公里……虽然危险,但冲出去的希望很大啊!
“张,我刚才的声音可能有些大了,”费黎明立刻向张安平说道:“但我的出发点是为了我们的这一支队伍,我希望你不要对我做出错误的判断。”
张安平看着费黎明,平静说:“其实,我还是喜欢你刚才愤愤不平的样子。”
会议室内众人大笑起来,费黎明也不尴尬,认真回应说:
“我那是替咱们的未来担心。”
“好了,散会吧,”张安平摆摆手:“诸位这几日也都累了,趁现在能休息的尽量休息吧,过了今晚,怕是没那么闲了。”(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