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
“但本将却不一定会采纳燕王之谏,更没有必要对燕王解释本将的军略!”
燕王喜不能容忍李牧的狂悖和一言堂。
殊不知李牧更不能容忍燕王喜的小心思!军中不似朝中,没有那么多有商有量,没有那么多请客吃饭,更没有所谓退让的艺术。
军中就是能者上、庸者下、强者生、弱者死!
军中就是一言堂!李牧的灭襜(chān)褴(lán)之战,韩信的井陉之战,项羽的彭城之战等一场场战役,后来人即便能俯视交战双方的所有布置,都难以理解他们是怎么敢在那种时刻做出那般疯狂的决断。
就像是普通学子难以理解学神的想法一般。
即便名将们把他们的通盘考量尽数解释清楚,寻常将领也很可能无法理解他们的思想。
所以李牧没有时间、精力、责任和兴趣说服包括燕王喜在内的所有军中将领。
他需要的,唯有服从!李牧双眼沉凝的看向燕王喜道:“若燕王不能接受本将调令,本将更不可能接受手下败将的调令。”
“我王早有王令。”
“我大代并非一定要与燕为盟,亦可与秦为盟,同吞燕土!”
“是敌是友,燕王自决!”
燕王喜:彼其娘之!汝狂犬乎!寡人不过是试图为寡人争取一些指挥权、为燕军争取一些保障而已,何至于弃盟开战啊!
面对李牧强硬且不容拒绝的态度,燕王喜只能佯做爽朗的笑道:“哈哈哈~适才相试耳!”
“代武安君终究屡败于秦,寡人心忧代武安君已丧了攻秦之锐气,故而以言语相试。”
“代武安君依旧如昔年一般自信昂扬、锐气不失,寡人便心安矣!”
李牧心头嗤嘲,却终究给了燕王喜几分面子,拱手道:“代、燕、齐皆信本将,本将自不会辜负三国信重!”
“此战,本将必竭尽全力,得胜而回!”
燕王喜朗声而笑:“善!甚善!”
而后燕王喜迅速略过了这个话题,转回正题道:“代武安君意欲派遣哪支兵马攻打易城,又欲派遣哪支兵马攻打临乐?”
李牧的目光也重新转向坤舆图道:“据我军候者探查,秦国镇守督亢之地的大营位于临乐,其主将乃是秦将军杨端和。”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