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周王朝也未曾实现的伟业,有可能在他们手中实现吗?大秦连战连捷的精兵锐士、亩产暴涨的粮食和逐渐放宽的律法,都在告诉他们:有!
而他们,也有机会能因此成为如孔子——不,孔子一辈子都只是个歌颂周礼的失败者而已,已不配成为他们的榜样,他们是要成为能与周公旦、姜太公等古之圣贤齐名的圣人!
嬴成蟜脸上扬起不作伪的笑容:“本君,深信诸位!”
一番话,令得所有考生心头涌起浓浓热气,拱手再拜:“拜谢长安君!”
孔鲋无法理解的质问:“就凭他们?!”
嬴成蟜沉声道:“就凭他们!”
“但却也不只是凭他们!”
“周之乱世不知造多少骸骨、致使多少黎庶流离失所,本君不忍见此惨状,本君相信定还有诸多大贤不忍见此惨状。”
“为竟大同盛世,为承万世太平,定会有群贤来助大秦!”
嬴成蟜转头看向孔鲋道:“本君不通政务。”
“然,今我大秦得人心、得贤才,有群贤臂助,更有夏、商、周之旧事为鉴。”
“本君以为,我大秦必当造更胜周之礼法!”
“分封也好,郡县也罢,皆是我大秦礼法之资粮,当视天下大势、秦之所需而任取之!”
孔鲋等一众孔孟思想的传人都难受无比。
嬴成蟜鲜明的表露出了一个态度,那就是变革!
而变革,也便代表着对古籍解释权的无效化,代表着他们的利益被废!但偏偏,嬴成蟜以‘周监于二代’为切入点,延伸出了孔子支持周王朝在继承夏、商旧制的同时进行发展和变革的思想。
既然孔子支持周朝变革,那么孔子自然不能反对大秦变革,毕竟孔子还说了做人不能双标。
这让他们怎么辩?他们这些孔孟传人总不能拿着孔子的思想打孔子吧?
更让他们难受的是,嬴成蟜虽然在说变革,但嬴成蟜自始至终都没有表明嬴成蟜和嬴政究竟是要采用分封制还是郡县制,更没有表明大秦是否有继承周礼、采信古籍的想法,这让他们好似是鱼塘里的舔狗一般,吃不到甜头却又看得见希望,不愿轻易离去。
但伏胜不是治《论语》的,伏胜毫不客气的怒斥:“长安君言语之间皆是新政、新制,更轻慢于周,言说以周为鉴。”
“秦果真欲取周而代之乎?!”
伏胜试图给嬴成蟜扣帽子,让嬴成蟜和大秦成为天下公敌!嬴成蟜平静的说:“吾王之意,本君不知,本君之意却早已明告天下。”
“赤天已死,玄天当立!”
“周失其德,秦当代之!”
不用你扣帽子,这帽子本君早就已经自己戴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