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爷,我虽是唐人,但并不喜欢绕弯,今日我不妨把话说开点。你要知道,跟我将来要托付给你的财富相比,妻儿为质根本算不上什么牢固的保险,要知道抛妻弃子的水手到处都是……”
“即使如此,我仍想让你担此大任,这是我给你的信任,希望你也能展现自己的诚意。如果连这点诚意都不愿拿出来,那你肯定没机会成为十七绅士之一,你要知道西洋航线我也是走过的,大不了我再亲自跑一趟。”
林海的目光有若实质,仿佛能穿透人心,米格尔耸肩道:“我明白了,我会把妻儿带到东番来的。”
林海满意地点点头:“还记得我在东番跟你说过的话吧,即使你当上果阿总督,依然赶不上为我效力有前途。我今天再对你重复一遍,以后便不会再说了,何去何从全在你自己。”
米格尔郑重地点点头,这次没有发笑,气氛一时变得有点凝重。
林海拍了一下他的肩膀道:“说起来,你的母亲和妻子都是唐人,算起来小马丁身上一大半都是唐人的血脉。”
米格尔笑道:“照你这么说,我也算半个唐人了。”
“最多算小半个罢,或许将来有一天,你会成为完全的唐人。”林海说着指了指与博望号并肩停泊的甘夫号道,“甘夫,又叫堂邑父,他是博望侯的翻译兼向导。甘夫的身上连半点唐人血脉都没有,但在我看来,他就是唐人。”
翌日清晨,博望号劈开波浪前行。林海站在社寮岛的山顶目送石壁等人远去,博望博望,这个名字寄托了他太多的赤诚和野望。
他始终认为,文明进步最大的敌人就是封闭。反而言之,只有胸怀宽广、眼界开阔的文明才能永葆青春。
早在华夏民族还在娘胎里时,从北方传入的细石器文化就奠定了新石器时代的曙光。而在满天星斗的新石器时代,华夏大地上遍布光辉灿烂的文化,这些文化相互交流碰撞,最终诞生了世界上最为持久的原生文明。
在那之后,黄牛、小麦、青铜、马车、铁器都沿着草原青铜之路传入了婴幼时期的华夏,促使这片原本较为封闭的大地迅速繁荣起来,很快就成为了几大原生文明中的后起之秀。
到了博望侯张骞所在的时代,西汉王朝已经和古罗马并立于世界岛的东西两端,成为傲视欧亚大陆的盖世双雄。
张骞是幸运的,他处于华夏民族朝气蓬勃的青年时代。那个时代涌现了太多的英雄豪杰,他们北征瀚海、西使大秦、南平百越、东服三韩,以至于后人可以汉书下酒,堪称是华夏群星闪耀时。
然而时至今日,西方的边缘民族开启了大航海时代,渐渐站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相比之下,华夏文明就像一个步履蹒跚的执拗老头,沉迷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固步自封。
明朝如此,后来的满清更甚。
自从来到这个时代后,林海一直有很强的使命感。作为世上唯一一个后知四百年的人,他常常感到这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此时此刻,日耳曼强盗的夹板船正横行于近在咫尺的南洋,哥萨克水匪的桨帆船即将逼近苏武牧羊的北海。半截入土的大明对此充耳不闻,既无心也无力重现汉唐的荣光。
此时此刻,距英国工业革命开始还有一百多年,距日本岩仓使团出访还有两百多年。未来的大清对此无动于衷,直到被揍得满地找牙才开始邯郸学步,至死仍抱着宁与友邦不予家奴的心态不肯彻底改革。
林海既要殄灭野蛮的后金,也要埋葬腐朽的大明,他要建立一个具有博望精神的新帝国,让这个古老文明向海而生,重新焕发勃然生机。
十月的海风吹拂着山巅,林海一袭轻衫当风而立。去年此时,他被珠娘从海底捞起,如今恰好过去了一年。
未来的征途还很漫长,林海在山巅矗立良久,风依然冷,血仍旧热。
(第一卷完)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