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晚明海枭 > 第174章 攻略宜兰

第174章 攻略宜兰

>一个月过去,武朗如疾风骤雨一般带着他的军队造访了沿海的二十多个噶玛兰村社,愿意迁往台北地区并接受铁之王统治的村社大概占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则遭到了陆军部的清缴,一千多人沦为了会友公司的奴工。<br><br>这里面有不少是老弱妇孺,林海把老人和妇女安排到了舰船局和兵仗局,负责搓制缆绳以及连缀甲片,这些工作对体力的要求不高。<br><br>小孩子则被安排到了海军部,在船上充当火药猴,这个工作只有小孩能干,负责从弹药库向大炮运送火药。<br><br>九月底,西北季风已经彻底统治了东海,第一批来自崇明和舟山的移民抵达东番,林海也从基隆返回了淡水。<br><br>这次过来的一共有十五条大沙船,总计一千多户人家,男女老幼一共五千多人。从崇明到淡水,顺风只需五六天时间,所以路上基本没有出现人员死亡。<br><br>负责率领移民船队的是石壁的亲信张大牛,得到的答案是崇明每天有一百多户应募,舟山则在四五十户的样子。<br><br>要照这个速度,沈廷扬所说的一万户大概三个月时间就能招满,但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事,早期报名的家庭肯定较多,后面有移民意愿的就会越来越少了。<br><br>眼下台北地区已经无法播种了,随着这批移民的到来,水利工程的修建正式拉开了序幕。由于奴工人手不足,工程局采用了雇工的方式来开展这项工作。<br><br>新移民们绝大多数都向财务司下属的四海银行借了款,他们都是一贫如洗的失地农民,所以这也算是给他们一个早日还清贷款的机会。<br><br>除此之外,营造司其他几个部门也在招收工匠,尤其是火器局和兵仗局,锻打甲片、枪管、炮管,还有鸟铳和火炮的钻膛,这几样工作都是消耗人力的大户。<br><br>火器局的第一座水力镗床也已经建好了,这在欧洲已经是成熟技术,有了濠镜的人才输入之后,并不是什么难事。<br><br>只是这年代的水力机械故障率较高,而且初期建设较为耗费人力,因此会友公司目前还是以人力和畜力作为主要的动力源。<br><br>“还是到处都缺人啊。”珠娘时常对林海感叹,她在公司的职务是淡水民政院的副总裁,总裁暂时还是由林海亲自担任,之所以没叫总督,是因为民政院并不管军事,叫总督有点名不副实。<br><br>其实明朝也有总裁这个差遣,不过那是用于称呼会试主考官,或者是一些官修书籍的总编。<br><br>“没办法,公司发展的实在是太快了。”林海对珠娘笑道,“不过如果人再多一些,我们都养不活了,从福建进口粮食的数量差不多已经到极限,好在万华的晚稻马上就要成熟,农忙季节又要到了。”<br><br>十月,台北地区的秋收季节来临,福建方面却传来了郑芝龙攻陷铜山所的消息。<br><br>感谢书友扬帆起航打赏1500两!</div>>>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七零恶毒后妈,硬汉老公宠上天从假皇帝开始纳妃长生九转星辰诀我情感主播,一句免费让全网破防断情绝爱后,反派前夫后悔了重生的我只想追小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