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处乱窜的海盗,大面积的溃散再度上演。<br><br>连绵不绝的火箭总共有一千多枝,虽然其中不乏中途坠地的,但绝大多数都拖着白烟飞入了海盗队伍中。<br><br>须知火箭的射程是远超鸟铳的,陆军部这款火箭若是仰放的话,有机会飞到七百步外,也就是两里多地,即使平射也能飞将近一里。<br><br><div>对于带后火的火箭来说,最大射程也可以看成是有效射程,因为燃烧性火器并不依靠动能杀伤。当然,这款火箭前面也是有箭镞的,一百五十步以内只要被射中几乎必死无疑,这年代任何甲胄都挡不住。<br><br>火箭只有在推进剂耗尽的那一刻速度才达到最大,大约要到一百步以后才是杀伤力最强的时候,就威力而言远不是弓箭所能比拟的,二十步外比起三钱鸟铳也要强得多。<br><br>这玩意唯一的缺点就是不准,由于是纸筒火箭与箭杆并联的结构,火箭的推力线并不过质心,箭羽的压心也和质心不在一条纵轴上,这都会干扰到飞行姿态的稳定。<br><br>这是总体设计和气动布局带来的固有问题,无法通过生产工艺来改善,精细做工只能保证在生产环节不要继续添乱而已。<br><br>正因如此,戚家军在使用火箭时十分别扭,考核距离是八十步,战术距离却只有五十步,实在是射程和精度严重不匹配,明明能飞出去很远,但却在很近的距离就歪得不成样子。<br><br>所以戚家军在火箭打放考核时,虽然也立有靶子,但考核结果只看动作是否规范,只要点火时不回头、不抖手就算合格,打不打得中那就听天由命了。<br><br>尽管如此,戚继光仍然认为“夫火箭亦水陆利器也,其功不在鸟铳下”,原因就是除了精度太拉胯,火箭其他方面的性能堪称是极为优秀。<br><br>威力胜过火枪,射速堪比弓箭,而且训练不费时、不挑人,连续射击还不会力竭。除了箭头动能的物理杀伤之外,尖利的鸣叫声和推进剂耗尽后燃烧的后火还能带来魔法伤害,给敌军造成极大的恐慌。<br><br>当然前提是做工要合格,不会误伤自己人,否则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七伤拳。<br><br>“国毅,你觉得火箭的实战效果如何?”林海在后阵问吴国毅道。<br><br>“对付乌合之众,堪称是绝妙神器,但要是面对精兵强将,就没有多大用处了。”吴国毅说着又补了一句,“若是敌军骑兵众多,野战之中更是派不上任何用场。”<br><br>林海闻言点了点头,吴国毅的看法和他不谋而合,他接着又道:“这一战有不少经验和教训值得汲取,回东番后要好生总结一下。”<br><br>“总座,莫非你打算撤军了?”吴国毅总觉得林海看到那封舟山来信后就有些不对劲,忍不住出言问道。<br><br>林海沉默不语,只是遥遥望着对面的铜山城,或许他不得不给郑芝龙一次喘息之机了。<br><br>铜山城西城楼,一直手持单筒望远镜观战的郑芝龙也是久久不语,火箭这玩意他见得多了,并没有将其当回事,他不明白为何到了林海手里就能化腐朽为神奇。<br><br>这时,杜老夫子也已经打完了晨炮,被郑芝龙的亲信请了过来,正在他身旁观战。<br><br>郑芝龙放下望远镜,小声问道:“老夫子,你觉得林海所部究竟强在哪里?”<br><br>“人器皆精,但主要是兵强。大当家,你的兵得勤加训练才行啊。”杜宁的回答言简意赅,他就是个半吊子的文人,不过在武将手下游幕,倒是也能说出个一二三来。<br><br>“老夫子言之有理,火箭且不论,要说鸟铳,郑某这边也都是精器,但就是打不出那林贼所部的声势来。”郑芝龙接着又道,“但郑某此前已让手下头领练过兵,自问也算尽心尽力,为何还是不堪战?”<br><br>“那是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