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咱们得想办法帮帮朝廷!”
“怎么办?算我一个!这地刚种完,正愁没事干呢!”
“要不咱们再像上次那样,去给大军送物资?”
“上次是有朝廷号召,这次朝廷都没说,应该用不着咱们吧!?”
“要我说咱们直接去参军,上战场保卫家园!如今朝廷军队待遇很不错,也没有过去那样黑暗,我有一位好友就在军中去年他回来探亲的时候跟我说了不少,只要能成为军人,并且在军队里面表现好,立下功劳,就有很大机会可以被提拔成为军官!光宗耀祖!”
“可是现在还没到朝廷招兵的时候,咱们这个时候去怕是不行吧!”
“诸位听我说!国家有事那就是咱们百姓有事,看看报纸上,朝廷即便是要打仗了,也没有多增税、多增兵,甚至还要继续给我们修路、修房子,这样的朝廷打灯笼都找不到!我觉得大家可以兵分两路,一路去云南,依旧是去给大军送物资,帮什么就做什么,一路去参军,招兵办不要也好办,咱们就自己买马、买武器,然后结队去云南!”
“这个办法好!就这样干了,我当过兵,大家要信得过我的话,就跟着我走!”
一时间,百姓也都是行动起来。
特别是靠近云南周边的几个行省百姓,现在的百姓已经接受了不少扫盲教育和爱国教育,大家心里都很清楚,一旦云南行省被叛军突破,那么他们这些百姓也绝对好不到哪里去,这就是唇亡齿寒。
因此很快就有百姓成群结队,赶往云南行省,这些百姓往往以村或者家族为单位,他们自备干粮和武器装备,并且在前往云南行省的途中还不断的融合,很快就成为了一支支配备基础武器、辎重的“军队”!与此同时。
宋国公冯胜也是带着十五万平叛大军赶往云南行省。
不得不说,虽然朝廷也在不断地发展云南行省,但是云南行省由于后归附大明,所以在发展上面都和大明的其他地方都要慢上很多,就连辽东都不如。
一进入云南行省,道路都变得异常崎岖起来,而且还特别的狭窄,大军只能是排着长长的队伍行进,再加上平叛大军携带了很多重型武器,所以行军速度大大降低。
宋国公冯胜见状也是毫无办法,更让宋国公冯胜感到疑惑的是,他们都经过了好几个村落,但是这些村落都空空如也,想要找个带路的村民都找不到。
没办法,宋国公冯胜只能是小心前行,避免陷入叛军的埋伏。
“大将军,咱们都已经进入云南地界两天了,西平侯那边也没有消息,叛军那边也没有消息,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办?”手下一名将领开口问道。
闻言,宋国公冯胜也是眉头紧皱,他并没有直接回答手下的问题,而是开口问道:“徐辉祖那边有消息么?”
徐辉祖身为他的副将,在大军开拔之前,主动来找他要负责押运粮草,对于这个要求冯胜稍加思考就答应下来了,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就是他本就不是太想让徐辉祖跟着他,若是能将徐辉祖打发走,他指挥起大军起来也会很舒服,即便徐辉祖不提,他也会找个由头将徐辉祖调走。
现在这个情况正好。
其次就是为了这次能够顺利平叛,宋国公冯胜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