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脑子,但崇祯年间的总兵官,不需要。<br><br>驻扎在边墙或内地信地,只要北虏、东虏、流贼来了,就得能点起多少人马就点起多少人马,上去就拦、就拼、就堵、就追、就截。不然转眼就要带着兵败丧师的耻辱和百姓被摧残的愧疚沦为阶下囚。<br><br>而现在的他,没有上级掣肘,更是受到刘承宗的‘国战’思想影响,能认真地思考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br><br>比如:战争目的,以及战争意义。<br><br>从这个角度上,杨麒更容易理解此时的局势。<br><br>元帅府和后金,就像两个肆意在疆域上挥洒力量的巨人。<br><br>但他们之间的距离太远,即使扯歪了身子、伸直了手臂,也不过是在归化城用两根指头打架。<br><br>谁在这里都是强弩之末。<br><br>割据西北的刘承宗,在漠南的影响力不过是留下一群孤儿乞丐,吃饭都成问题。<br><br>威震东北的黄台吉,也只能每年趁着辽河解冻,搞个漠南夏令营,春天出发,秋天就得回沈阳。<br><br>谁能在这里长久存在,谁才是当之无愧的马背王者。<br><br>所以对杨麒来说,杀敌不重要、阴山防线不重要、归化城不重要、黄河沿线也不重要。<br><br>漠南都督府,就没有需要不计代价的必争之地。<br><br>有意义的东西只有一个:归附的、抢来的蒙古人口、牲畜、口粮和财富。<br><br>胜利的底线很低,让后金军无功而返,对他来说就是伟大胜利。<br><br>只不过杨麒却想不到,随着他的命令,土默特台吉俄木布的脸色变了又变。….<br><br>最终,他面色难看地对杨麒问道:“都督的意思是……弃城?”<br><br>元帅府的漠南只有一座城,归化城。<br><br>而土默特部的象征,就是这座俺答汗修建的归化城。<br><br>俄木布听明白了,杨麒并不打算与后金军决一死战,而是想要财富、人口、牲畜全部迁至鄂尔多斯,期待后金军自己退走。<br><br>杨麒的面色平淡,仿佛归化城是很容易舍弃的东西,点头道:“如果有必要,该弃城就弃城。”<br><br>他看向俄木布的眼神甚至还带着点儿戏谑和惊异。<br><br>心想,我个汉人大都督都不在乎城池,你个孛儿只斤怎么还珍惜上瓶瓶罐罐了?<br><br>但这恰恰正是问题所在。<br><br>相较于杨麒这几年跟着刘承宗游荡西北、更是跑到漠南扎根,其实土默特的俄木布台吉更像是个定居者。<br><br>俄木布一辈子,都像个定居统治者一样,没有离开过土默特部的范围,人生中有限指挥了几场战斗,也都是围绕着归化城展开。<br><br>而离开归化城,就一次。<br><br>那是林丹汗西征的时候,俄木布不能力敌,只好带兵跑到外面,直到后金军占领归化城,才把他从草原上揪出来。<br><br>那次惨痛的失败,让土默特部元气大伤,仅剩的部众人口不足以支撑博硕克图汗的威名,失去问鼎漠南的显赫地位。<br><br>俄木布不想再接受那样的失败。<br><br>实际上他也很清楚,作为归降后金又倒向元帅府的蒙古贵族,如果再被后金捉住,绝对不会再留他一条性命。<br><br>反过来,失去归化城和土默特部……俄木布觉得自己对刘承宗也就没有任何价值了。<br><br>因此他起身在众人之间走过,直到面对面看着杨麒,这才行礼道:“杨都督,如果有决战的可能,归化城万万不可放弃,若要在丰州滩作战,我土默特部愿以三千骑为先锋,集结大军与其一战。”<br><br>俄木布说得慷慨,却不料身边不合时宜地传出一声嗤笑。<br><br>是粆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