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这种感觉很遗憾,只有一个人阵亡了,才知道他是否忠诚,但还有什么办法呢?<br><br>他自己薄凉少德,确实不够英明,无法在忠臣良将亡于阵上之前,就将他们识别出来,给予充分支持。<br><br>因为他的眼光一次又一次成功证明了自己的失败。<br><br>相信自己的眼光,结果是错误的;逆反自己的直觉,结果是愚蠢的。<br><br>可越是如此,他越是无法对那些依然活着的人报有巨大希望……毕竟忠臣都死了,你还活着,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br><br>尤其最近这一个月。<br><br>皇帝这活儿确实不是人干的,尤其是处于逆境的皇帝。<br><br>就俩月前,崇祯得到的消息,还是陈奇瑜雄心勃勃地组建五省联军,在陕西陈布重兵集团,秦军、川军、宁夏军,甚至还有北直隶的援剿军,精兵强将齐调陕西,浩浩荡荡陈兵六盘山,势要一举剿灭刘承宗。<br><br>然后他收到关于这支强大军团的消息,是邓玘被摔死在城下、汤九州被打散在山上、祖宽被打死在阵前。<br><br>左良玉、曹文诏、龙在田的重兵集团被刘承宗隔在凤翔塬上,生死不知。<br><br>连他妈个是死是活的消息都传不出来。<br><br>其实崇祯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所以非到万不得已,不愿意对总督这样的封疆大吏进行微操。<br><br>陕西的情报既然送不回来,崇祯就专程责人进陕西,还不敢找陈奇瑜,怕耽误了军情,便命人寻秦抚练国事了解情况。<br><br>结果陕西巡抚练国事仰卧起坐的本领,真不错。<br><br>一会儿被气瘫了,不能视事;一会儿又起来了,回光返照;过一会儿又瘫了,生死难辨。<br><br>气得崇祯光想把报信的锦衣番子乱刀剁死。<br><br>就这么一来一去,浪费了最关键的时间,等崇祯派出第二波打探消息的番子进陕西,已经回不来了。<br><br>就是回不来,石沉大海。<br><br>未知让崇祯害怕得不行,寻思刘承宗这是把西安攻下来了?<br><br>赶紧又派遣第三波锦衣卫,这次直接派了十路人手,分道经由长城边墙、山西黄河、潼关等地往宁夏寻洪承畴、往陕西寻陈奇瑜。<br><br>最先报回来的是宁夏一路,告知走到榆林镇,北边是口外鞑子集结人马要冲击边墙、南边是横山流贼要破堡杀将。<br><br>宁塞营到平山墩之间的边墙更是被风沙掩埋,但情况非常诡异,缺口明明就在那,偏偏蒙古骑兵集结于边墙以北,不南下;横山流贼聚集在边墙以南,不北走。….<br><br>两边隔着被沙子埋没的城堡墩台相望,既不联系、也不攻战,只要看见附近有明军就一块冲上来打,锦衣卫根本过不去。<br><br>倒是有个锦衣卫冒死进了延安府,听说黑龙王庙山聚集了肤施县十里八乡的壮丁,正在给刘承宗修祖坟。<br><br>最近的消息,是元帅府进延安的大将张振,领军进驻了保安县,带的军队不多,也就只有千余,但延安府诸县有头有脸的乡老都跟着他去了保安,这帮人的护卫就有民壮三千多。<br><br>走山西那条路的,也没啥好情报,眼见的是太原府城周边流民聚集成灾,官府赈都赈不过来,而黄河沿线则百姓大规模迁徙,十室九空,还有不少村庄爆发瘟疫,家家户户停棺卷席,乡闾为墟。<br><br>黄河西岸陕西境内的情况倒是好点,但过不去。<br><br>一来是葭州、吴堡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