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顽贼 > 第六百四十章 礼部主事

第六百四十章 礼部主事

答,因为他觉得韩王问的不是平凉府。

    他对平凉府没什么安排,眼下平凉府给任权儿、杨彦昌、张上选、祖承勇四部一万兵马提供兵粮,这对他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甚至因为平凉府够呛能让这支庞大军队吃饱穿暖,所以到现在他都没给平凉府发去什么要求、再增添什么负担。

    最多不过是给任权儿发去命令,让杨彦昌、张上选、祖承勇三部尝试屯田。

    但也只是尝试,毕竟粮食种进地里,不是今天种明天就有的。

    平凉府的事,真正需要依靠的还是知府蒋应昌。

    蒋应昌也算是个老熟人,早年是合水知县,刘承宗攻破合水县时认识他,算是个不错的官。

    说起来,蒋应昌能当上平凉知府,还真得感谢他。

    在他去合水之前,蒋应昌在合水县的地位,就和杨彦昌在延安卫的地位一样,长腿官印。

    蒋应昌这个知县是被百姓求官求来的,在此之前只是庆阳府安化县的教谕,秀才出身。

    到任以后,县中权势俱被豪家把持,根本没有县太爷的权威。

    全靠刘狮子破城过境,把哄抬米价欺行霸市的粮商、仰仗王府的豪强仪宾、狼狈为奸的致仕官员一扫而空,这才真正掌握县中实权。

    依靠刘狮子带不走的陈年谷子和财货,稳定了县中情况,操练民壮备寇、教导居民屯田,得了杨鹤的赏识。

    紧跟着平凉府的知府就被罗汝才和杨承祖架起来的金蝉子弄死了,当时出殡还是刘承宗在平凉城给办的,很风光。

    如今刘承宗想来,蒋应昌能坐上平凉知府的位子,恐怕靠的还是他刚领兵西走,别人没人敢到平凉府上任的机缘。

    当然,崇祯爷用人不拘一格的优点也不得不提。

    崇祯缺点不少,但在用人方面确实不讲出身,不受那些条条框框约束,唯才是举。

    在这个角度上,蒋应昌一介秀才出身的知县,被越级提拔为知府,崇祯对蒋应昌有知遇之恩。

    因此刘承宗也不愿去强硬地推蒋应昌一把,逼迫他做出效忠选择。

    万一把他逼死,反而不美。

    更希望使用类似韩城左懋第那样的柔和手段,反正兵马已经进驻平凉,陕西姓刘的大势也无法更改,潜移默化的影响他就足够了。

    刘承宗挑挑眉毛,对韩王问道:“殿下想问的,是韩藩吧?你若想回大明,我准你卷起家当进驻韩城,如何?”

    说罢,他还补了一句:“你可别觉得我没诚意,陕抚练国事现在还在武关躺着呢,我的人送到那,送葬队根本没法出武关,河南、山西的瘟疫闹得厉害,我让你过黄河就是害你。”

    韩王向后靠着深吸口气,他总觉得,刘承宗对他的智力水平有所低估。

    当然低估可以理解,刘承宗把西北所有人都耍得服服帖帖,他也并不觉得自己比刘承宗智力水平高。

    但低估的有点太厉害了。

    他当然知道刘承宗不会害他,以刘承宗之武力,捏死他就像捏死蚂蚁一样简单,要害早害了,根本不必等到现在。

    问题是你给本小王扔到韩城里面又有啥用呢?将来还是迟早要变成元帅府的地盘啊。

    总不会你觉得韩王就该进韩城吧?

    这可是两个韩国啊。

    明朝韩藩这个韩,是周王分封姬姓诸侯时,封到开原做东夷长的韩侯国。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吞天妖帝摄政王的妾室跑路了魔法使苍崎青子事件簿星级大饭店重生:官运亨通傻子苏醒:我真不是剑道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