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顽贼 > 第六百四十八章 王不该杀

第六百四十八章 王不该杀

br>他既不在乎被处死的藩王是恶王还是贤王,也不在乎流寇首领出身的张一川没有下属意识。<br><br>他在意的是张一川做这个事情,没脑子。<br><br>就像张天琳喜欢毁坏佛寺一样,是没啥意义的事。<br><br>大明的那些亲王郡王,对元帅府没有意义,对流寇也没有意义。<br><br>藩府唯一有意义的东西,是藩府里堆积如山的财富和受过一定教育的人口。<br><br>前者能充实财力物力,后者也能发配到贫瘠苦寒的天山,让他们以废物之身和有限的才能,为天下干点有意义的事。<br><br>至于亲王郡王,离了藩府,不杀是浪费粮食,杀了是损耗刀子,说白了就是个废人。<br><br>“他杀万安郡王,只是不顾后果逞一时快意,王不该杀,这事怪我,没提前告诉他。”<br><br>刘承宗有几分懊恼地摇摇头:“此辈藩王享有富贵,面临攻城安危之时,如待宰羔羊置身事外,一赖宗法有制,二则未有受戮之藩王,即使城陷亦不觉死期将近而已。”<br><br>他后面的话没说,但意思已经很清楚了。<br><br>过去藩府面临攻城无所作为,是因为没出现过城破被杀的藩王,说到底,城外的流寇和军队,没有悬在头上动不动就废为庶人、除国的朝廷宗法可怕。<br><br>有了万安郡王开这个头,将来藩府中的王爷们畏死,恐怕真的会在危急之时发动钞能力悬金募兵。<br><br>关键张一川还就在河南府,洛阳近在眼前。<br><br>刘承宗不赞成这事,最大的原因就是河南府的府城洛阳,里面的福藩亲王是天下出了名的富贵。<br><br>你张一川真想杀个王爷,留万安郡王一命,把他送到洛阳城下给福王喊话,让他在城里别轻举妄动,降低明军士气,把洛阳拿下来,给福王杀了。<br><br>现在洛阳没拿下,却把近在咫尺的万安郡王杀了,福王能不害怕?<br><br>关键亲王又不是将领,他害怕也没法弃城逃跑,只能玩命拿钱砸了。<br><br>想到这,刘承宗摇摇头,抬手唤来羽林骑,道:“张一川攻陷永宁之功,让兵衙造赏功牌,鼓励军兵再接再厉,待河南瘟疫稍息,另行封赏,先送过去……然后礼衙,传报全军各级将校。”<br><br>张献忠没能第一时间回话。<br><br>刘承宗对待藩王的看法,让他感触良多。<br><br>他又魔魔症症地研究起刘承宗了。<br><br>不过这次,还夹杂着一点新启发。<br><br>他觉得虽然张一川,对待藩王要残忍,但明显比刘承宗更加尊重。<br><br>至少在张一川那,大明的藩王是值得杀掉、甚至杀掉之后还值得夸耀的头号大敌。<br><br>这基本上跟张献忠自己的看法差不多,对任何流寇起家的首领来说,处死藩王,都能带来内心巨大的满足感。<br><br>但他发现刘承宗显然不这样看,刘承宗是真从骨子里对藩王没有半点尊重,甚至没把藩王当成个人,不掺杂任何善恶喜怒,只是当成砧板鱼肉或苍蝇蚊子之类的工具。<br><br>正是这种看法,让张献忠感触颇深——他在庄浪卫城螳臂当车,刘承宗当时对他也是这种看法。<br><br>等刘承宗皱起眉头,韩王用胳膊碰了碰张献忠,他才反应过来>>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师娘要和离,宗门上下全慌了元英无限之我们中州队实在太厉害啦被迫当三:我转身出宫嫁反派从F到SSS,我的器灵进阶快亿点点怎么了世子纳妾我爬墙,全家追妻悔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