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广恩、冯举四营。<br><br>张应昌为右镇总兵官,辖宁夏巡按周一敬、柳绍<br><br>宗、相希尹、郑嘉栋四营。<br><br>左良玉为左镇总兵官,辖宁夏河东兵备葛汝麟、徐勇、王允成、周仕凤四营。<br><br>外加总督标营丁自珍,共组建三镇十三营。<br><br>这支员额三万三千人的大兵团,十三个营,就没一个满编的。<br><br>不过这对洪承畴来说不是问题,他让将领们从宁夏诸卫的旗军当中募兵,把营兵额补满。<br><br>这一道道法令行云流水,在两日之内一连串地颁布下去,让人很难不怀疑,洪承畴是不是蓄谋已久。<br><br>十二个营都在风风火火地募兵,只有徐勇追刘芳名没追上,跑到南边跟杨彦昌隔着边墙斗智斗勇。<br><br>洪承畴收到消息,在总督府气坏了。<br><br>他妈的让你追击叛变将领,没追上那不走漏消息了吗?<br><br>走漏消息也就罢了,你好端端的跑去惹刘承宗的人干什么?<br><br>那刘承宗是属狗的,你就算不惹他,他都说翻脸就翻脸,你还跑去打他的边墙!<br><br>偏偏,洪承畴不敢骂左良玉。<br><br>天底下就没几个人敢管左良玉。<br><br>这个无法无天的家伙,也就是年轻时候去辽东当兵了,他要是到陕西当兵,一准比张献忠还张献忠。<br><br>因为左良玉脑子的问题,是不屑沟通。<br><br>宁远兵变那年,左良玉也在辽东。<br><br>正常的客军欠饷,第一找长官反映问题,反应完了一部分人就偃旗息鼓,另一部分气性比较大的,则会选择越级要说法。<br><br>也就是找巡抚。<br><br>这些性急的兵将凑到一块,巡抚还没钱,有胆大的一动手,大家就把巡抚揍一顿。<br><br>到那时候,事情就是可大可小,往小了说把巡抚打伤,算兵变;要是失手把巡抚打死,那就算造反。<br><br>这是正常流程,也是正常人心里有了诉求和怨气,解决问题的方式。<br><br>从积压怨气,到交流、发泄,直至演变为暴力,存在逐步升级的过程。<br><br>但左良玉沟通能力差,行动力还极强,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有一套自己的思路,经常会自己想办法。<br><br>别人找巡抚闹事的时候,左良玉在心里一顿俺寻思,就已经带着邱磊去抢劫军需车辆了。<br><br>这种明明长了个好脑子,却只会用来思考如何用手解决问题的人,洪承畴可不敢骂他。<br><br>谁也不知道被他记恨上,会有啥下场。<br><br>在洪承畴心里,眼下宁夏最好的武将是曹文诏,超级能打还超级听话,好使唤。<br><br>次好的武将是张应昌,虽然没那么能打也没那么听话,但将门三代的出身,好沟通。<br><br>最次的武将是左良玉,这个人完全流于表面。<br><br>表面上非常能打,实际上也非常能打,但他不打,碰上打不过的就走。<br><br>表明上非常听话,实际上也非常听话,但他心里总有自己的想法,而且他还不说。<br><br>很难搞。<br><br>洪承畴不敢骂他,只能气得把瓶瓶罐罐摔了一地。<br><br>这才整理好心情,让人收拾地上碎片的同时,提笔给刘承宗写了封道歉信,并表达自己希望罢兵停战、两家议和的建议。<br><br>对于这事,刘狮子判断的没错,确实洪承畴的试探。<br><br>只不过,试探的主要目的不是他。<br><br>而是左良玉、张应昌和曹文诏等人。<br><br>尽管洪承畴手下这些陕西、甘肃退过来的残兵败将,可以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