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可能?”
“不会吧,不是说那边的对撞机现在还没开始修建吗?lh的升级已经开始了,难道cern还会比华国慢?”
闻言,身边的同伴笑了笑,开口道:“我的朋友,探索那些超出标准模型的东西可不是光有对撞机就能够的,那需要我们在理论上对其有着最详细的了解。”
“而现在,对暗物质和暗能量最了解的那个人可并不在这里。”
听到这话,他叹了口气,道:“我真不是很懂为什么cern会取消和华国的合作,高能物理领域的研究不应该是世界一心一起来做吗?现在反而分成两边了。”
同伴耸了耸肩,也没说话,正在这时,他口袋中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摸出来看了一眼信息,他突然停住了脚步。
“怎么了?”身边的好友问了一句,好奇的看向他。
“强相互作用的质量间隙问题被解决了!”
“这不可能。”
“那位徐川教授,已经将论文上传到arxiv上了。”
闻言,身边的好友愣了一下,忍不住深吸了口气,惊讶不已的开口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他发表杨-米尔斯方程解的存在性与解的证明论文好像是五月份吧?”
“而现在才七月初,两月的时间,就解决了质量间隙难题?这是不是太夸张了一点?”
同伴开口道:“准确的来说是还不到一个半月。”
“不可思议!真的太快了,我连杨-米尔斯方程解的存在性与解的证明论文都没完全弄懂来说,他就将剩下的东西全做出来了。”
“还要去喝一杯咖啡吗?”
“不了,我想先下载打印论文看看,反正咖啡随时都可以喝。”
“一起?”
“走!”
两名cern的研究员只不过是一个缩影,类似的事情发生在世界各地。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德利涅的办公室中,爱德华·威腾端着杯咖啡和皮埃尔·德利涅聊着天。
“那篇强相互作用的质量间隙论文,你感觉如何?”浅浅的尝了下杯中的咖啡,威腾看向德利涅问道。
坐在沙发上,德利涅看了这位老友一眼,淡淡的开口道:“你心里不是早已有了定数吗?”
闻言,威腾无奈的笑了笑,叹了口气道:“看来真的没什么希望了。”
对于他来说,解决质量间隙问题也是他最近的重点研究对象,尤其是在他那个学生解决掉杨-米尔斯方程解的存在性难题后,质量间隙问题的难度降低了不少。
如果他能够解决掉这个问题,说不定能在今年的诺奖典礼上,和徐川一起拿到物理学奖,这是他心中一直都梦寐以求的事情。
听到威腾的叹息,德利涅有些怜悯的看了一眼这位老伙计。
作为当代弦理论之父,第一个获得菲尔兹奖的物理学家,原本他应该是最有希望能同时获得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学者。
但很遗憾的是,这一希望已经没了。
他们两个一起收了个惊才艳艳的天才学生,在年仅二十二岁的时候,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