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趋势,还会再涨,但应该涨不了多少了。
易飞有点不信,“这么便宜?”
他有点意外,觉得像齐老先的画,怎么着也得十多万吧。
仔细想想,似乎模糊记得,好像96年的时候,齐老先生的画作第一次在大的拍卖会上拍卖,最贵
的一幅才一百多万,总共六七十幅,总价不不到四百万。
现在这价格似乎也正常。
“便宜吗?”
包元毅说道:“五六年前,大部分画作就几块钱,甚至一块钱,涨得不少了。”
83年的时候,许先生花20万买了9000幅画。
其中不乏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等大师的画作。
当然。
这点钱对小易总来说,的确有些便宜,可又有几个人能拿出几千块钱。
易飞说道:“包老,您给我收些清末民初的画作,有多少我要多少,钱不成问题,价格也不成问题,只要不是仿品就行。”
包元毅说道:“这些画倒是相对好找些,毕竟年代不远,我认识的一些朋友中也有人有不少画作,也有人愿意出手。”
没办法。
有些老朋友,孙子都结婚了。
他算是好的了,很多还住在大杂院里,一家三代人挤在二十平米的平房中,还咋给孩子结婚,能卖成钱的都得卖,哪怕买一个二十多平米的小一居也好啊。
就他这几幅画,早晚也得让儿子卖了。
他家住房虽然还算宽敞,可儿子儿媳,早就想搬走了。
楼房好啊,自由、冬天有暖气、还有单独使用的卫生间。
冬天洗澡都没方便。
雷军说道:“小易总喜欢近代字画,那好办,我海城有朋友,可以委托他买些。”
近代的书画还是南方多。
尤其是海城附近地区。
也只有小易总能说出有多少要多少的豪言壮语。
易飞说道:“包老,把这几幅画收起来,你一定要记住我的话,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要卖。”
就算现在卖个一两万块钱,二十年后得翻上百倍,甚至几百倍。
钱虽然在贬值,但却没有这些画涨得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