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民国江湖二十年 > 第二百四十一章 冤家路窄

第二百四十一章 冤家路窄

     第476章冤家路窄

    开春以后,北方劳工开始陆续回国返乡,奉天省府也随即对其开展起安置遣散工作。

    只是,劳工分批次经抵奉天,今日七八十,明日三两百,时有时无,断断续续,安置遣散的工作周期因此而变得格外漫长,预期甚至可能会一直持续到明年年末。

    待到入夏时节,西洋劳工便也随之陆续归来。

    京师当局对海外劳工的期望很高,要求各地积极配合,表现优秀者,可以获得当局颁发的荣誉勋章。

    当初,不少人希望他们能将洋人的工业技术带回国内,可实际情况是,多数劳工只是在前线上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所谓技术工人,根本寥寥无几。

    此外,将近二十万人众从海外归国,其中是否有人已被列强策反成洋人的细作,恐怕谁也不敢为之担保。

    于是,期望很快就变成了猜忌。

    对归国劳工的盘查摸底,也绝非只此奉天一家。

    …………

    “呜——呜——”

    满载劳工的火车缓缓驶进月台,一群二三十岁的青壮年相继走出车厢。

    他们肩上扛着用麻绳勒紧的破烂行李,面堂晒得黝黑,神情有些单薄,一个个目光滞涩,神情中与其说是还乡后的欣喜,不如说是噩梦惊醒后的茫然。

    鬼知道他们在北方经历过什么!“嘀——嘀——”

    七八个站警一边吹着警哨,一边朝劳工这边走过来,高声质问道:“是不是从北边儿回来的劳工?”

    众人互相看了看,似乎还没缓过神,一时间竟没人应答。

    “问你们话呢,都哑巴啦?”站警的语气明显有些不耐烦,“是不是从北边儿回来的劳工?”

    “是。”

    终于有人回话了,张嘴便问:“这边给安排食宿不?”

    站警爱答不理,转过身,便抬手招呼道:“跟我走,这边出站!”

    众人心下里终于松了一口气,赶忙颠了两下肩上的行李,蜂拥着跟在站警身后,生怕一不留神掉了队,便错过了省府发放的安置费。

    “你们谁是领头的?”站警边走边问。

    “俺,长官,俺是领头的。”人群中窜出一个三十多岁、黑脸膛的汉子,操一副胶东口音。

    “姓啥?”

    “姓黄。”

    “行,来来来,你跟我走前面。”

    站警把黄领队叫到身边,带着这帮刚下车的劳工,没走多一会儿的工夫,便沿着出站口快步来到站前广场。

    众劳工刚一露头,迎面便传来一阵山呼海啸似的欢呼声。

    放眼望去——嚯,好大的阵仗!

    虽说谈不上彩旗招展、人山人海,广场上却也汇聚着奉天各界的团体代表。

    京师当局将妥善安置劳工归国这件事视作“光荣的政绩”,要求各地积极响应,不得怠慢。

    奉天的政商工学界也纷纷派出代表,领着各自的小团体,悉数到场迎接。

    联合商务总会、青年会、官府衙门、几所学校的联谊师生会、外省的各家会馆,这边打出金字招牌,那边扯开彩旗横幅。

    “热烈欢迎归国劳工同胞!”

    “以工代战,英雄凯旋!”

    可惜,很多劳工并不识字,猛然见了这场面,竟只觉得有些手足无措。

    恰在众人惶惑茫然的时候,却见一個品级不低的官府“老柴”,身穿一身笔挺的西装,快步朝着劳工们走了过来,上前一把握住劳工领头的手,重重地摇晃了两下。

    “老乡,辛苦了,咱们到家了!”

    黄领队怔怔地点了点头,却问:“老爷,俺们在哪安排食宿?”

    那老柴似乎没听见,只管转过身,一招手,喊道:“记者呢,过来照相!”

    话音刚落,一群记者立马蜂拥而来,单膝而跪,举着新式相机,“噼里啪啦”地接连按下快门。

    尽管此时朗日高悬,众劳工还是忍不住眯了下眼睛,除了茫然,便只觉得吵闹。>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