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泰的老脸上浮现一抹温和的微笑,抬手指着旁边说道:“坐。”
萧闳依言坐下。
齐泰又道:“我与你的推断相似,所以眼下我们只能做一件事。”
萧闳恭敬地道:“请将军指点。”
齐泰神色沉静,眸光之中波澜渐起:“等。”
……
望梅古道往北二十余里,双峰山脉东麓的密林之中,数十名披甲执刀的老卒艰难地开路,在他们后方是一支绵延的队伍。
人群之中,北燕东阳路兵马副总管秦淳形容狼狈,唯独那双眼睛如恶狼一般泛着幽光。
淮州北境战事爆发后,他曾出现在前线战场,后来他的旗帜依旧留在某处大营,人却悄悄退了回去。
秦淳麾下的景朝精锐一半留在来安战场,交由副将统率,在东阳路大将军张君嗣的指挥下继续参与厮杀。
他则率领另一半老卒悄然退出战场,一路潜行至沫阳路的安平县城,也就是此刻他们所处位置相对的双峰山脉西面,然后率其中的三千人进入茫茫群山。
这三千老卒大多在都元帅庆聿恭的夏山军里操练过,又都是擅于翻山越岭的景廉族人,因此才能执行这个极其艰难的任务。
王师道又提前准备了近千名身强体壮的老卒,这些人不参与战斗,只负责为景朝士卒背负额外的军粮。
除此之外,队伍中还有近百名察事厅密探,他们是此行的向导。
过往长达数年的时间里,察事厅一直在尝试摸索双峰山脉之中的道路,为的便是如今的淮州之战。
秦淳抬头看了一眼天色,随即望向一直跟在身旁的察事厅探子,问道:“还有多远?”
探子一直在观察沿路境况,心中早有准备,连忙答道:“禀将军,还有大概二十余里便能出山,然后往南二十里应该就可以到达望梅古道的出口,那里有南齐守军约两千人。”
秦淳思忖片刻,对身后的亲兵沉声道:“传令下去,再往前走十里便原地休息,睡到明天中午再继续赶路。”
“遵令!”亲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