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庆聿恭转身走到太师椅旁坐下,淡然道:“西风原之败在我的预料之中。此番南下之前,陛下就叮嘱过我,要在战事中尽量消耗燕军的兵力,因为我们很难确定燕军里面还有多少陈景堂那样表面臣服的人物,也不知道燕军里面还藏着多少南齐的内应。真正让我感兴趣的是,厉天润在西风原之战当中只动用了六万兵力,同时也没有任何隐秘的后手,完全是凭借靖州军强大的实力取得这场胜利。”
他拿起大案上的杯盏,浅浅饮了一口,继续说道:“厉天润从来不是一个只会打呆仗的死板人物,他在谋算这一点上还要胜过萧望之几分。复盘西风原之战的细节,我能看出他留了很大的余地,这当然可以说是他一贯谨慎小心,但也不排除他已经察觉到我的意图。”
所谓意图,当然是用燕军的失败不断麻痹靖州军,助长他们的骄纵之气,诱使他们继续往北远离南方的城池。
在这个基础上,厉天润当然不必动用全部的杀手锏,因为燕军注定会败。
庆聿怀瑾点了点头,又问道:“既然如此,厉天润为何要继续北上?他在西风原大胜之后完全可以退回去。”
“战场形势变幻莫测,很多时候猜测不能成为决断的理由。”
庆聿恭简单解释一句,冷静地说道:“至少在表象上来看,我朝大军如今深陷定州境内,厉天润眼中的敌人只有士气低迷的燕军和少量景军,如果他能够攻下雍丘,整个沫阳路唾手可得,这显然是很有诱惑力的目标。当然,也不排除厉天润这是在故意入局,将我手里的主力大军都吸引过去。倘若是这样的话,那就意味着——”
说到这儿,他忽然停了下来,眼神变得有些冷峻。
庆聿怀瑾略显担忧地问道:“父王,那要如何判断厉天润的真实意图?”
“不难。”
庆聿恭将茶盏放回去,目光再度落在那张大型地图上,缓缓道:“只要看一看厉天润接下来的动作便可猜出来。如果他的目标是沫阳路,那么接下来他必须要抓紧时间,在我军决定南下之前强攻雍丘。倘若他的目标是我,那么他为了保存实力不会强行攻城,顶多只是围而不攻。”
“棋至中盘,贵在相持,不妨再等一等。”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