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蜀山的模型,杨叶之前和大家确定好造型之后,就当了甩手掌柜。
由于这个模型是《蜀山传》和《逍遥游》共用的,所以后续的搭建什么的,都是徐刻在盯。
等杨叶返回香港,模型已经搭建完成。
为了这个模型,杨记还在深圳建造了一个亚洲最大的摄影棚。
搭建好的模型,造型是五座小山环绕着一座大山。
其中四座小山代表地火水风,剩下一座小山是剑冢。
《哈利波特》里面的飞行都是骑扫帚,《逍遥游》里则是御剑飞行。
关于御剑飞行,到底应该怎么飞?这事还挺值得商榷的。
像哈利波特那样骑着飞肯定是不行的,人家那是扫帚,你这是剑啊。
骑上去一个搞不好,就裤裆凉飕飕了。
还有一种就是手持飞剑,被带着飞。
具体情形可以参考雷神托尔,他就是被锤子带着飞的,感觉还可以。
明代小说《七剑十三侠》里面的剑仙,是从袖中取出一口小剑,迎风一晃,门板大小,踏剑做歌而去,感觉挺拉风。
还有一种,剑仙的剑其实是剑丸,平时含在口里,要用的时候,就吐出来,化作一把剑,然后踩着飞。
含在嘴里的东西用脚踩,感觉有点恶心,万一你的鞋之前踩过狗屎呢。
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则是剑化光华,笼罩全身,不但能飞,光罩还能提供防御。
听起来特别屌,但是实际做出来的话,像超级赛亚人。
还有踩着剑柄飞的,把剑扔出去当做踏板跳着飞的,用嘴巴叼着剑飞的……不一而足。
第一次把御剑飞行搬上大银幕的应该就是徐刻的《倩女幽魂》。
宁采臣和燕赤霞下地府救聂小倩,遇到危险后,燕赤霞抓起宁采臣往远处扔,然后把宝剑也扔出去,让宝剑带着宁采臣飞,一直飞到小倩身边。
到了第二部,更加发扬光大,众人在蜈蚣精后背上和它搏斗的时候,蜈蚣精撞山崖,所有人都被震动给弄得掉下去,只有燕赤霞还在蜈蚣头顶。
为了救人,燕赤霞使出一招“龙啸九天,御剑飞行”,无数宝剑从背后的剑匣飞出,迅速来到众人脚下。
宁采臣、知秋一叶,傅清风、傅月池、傅天仇全都踩着剑飞行。
由于傅天仇是个老人家,站不稳,还很贴心地弄了两把剑给他当扶手。
这个影响太大了,最早写网络小说的那批人,都是受到香港电影影响非常大的八零后们。
他们在写仙侠小说的时候,下意识的就会这么写。
后来的各种游戏基本也是这么做,电视剧也是这么拍。
甚至《轩辕剑天之痕》里面,古月大仙开一波御剑带人,他的剑变成一条马路辣么宽,一群人在剑上吃吃喝喝。
最终,就形成了后世的集体意识:一提到御剑飞行,大部份人脑海中浮现的,始终是那种用脚踩着宝剑的姿势。
所以,杨叶魔改的《逍遥游》也从善如流,主角们也是踩着剑飞的。
关键时刻手捏剑诀,可以操控飞剑,做出各种加速,转向等改变。
……
《逍遥游》的海选涵盖两岸三地,声势浩大。
参选的小演员超过一万人,经过一个多月的筛选,最终有一百多名小演员通过了初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