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剑来 > 第一千零五十章 酒桌之上无敌手

第一千零五十章 酒桌之上无敌手

仅在章的词严理正,却在布置,我家山主坦言,若仅限于此,天下豪名篇成千上万,熠熠生辉如群星璀璨,南丰先生无非是其中之一,如道山亭墨池记这样的章,好当然是极好的,却也只是一个好字了。我们山主最为由衷佩服的地方,却不在南丰先生的某些传世名著,写得有多漂亮,反而在这位老夫子那些褒贬不一的章,如越州赵公救灾记与宜黄县学记,最是认可!更在南丰先生的言行如一,能够学以致用,注重经济时务,真正关心民间疾苦,绝不纸上空谈!实不相瞒,我们山主喜欢抄书,随看随记随摘抄,但是全篇抄录的章”

    贾老神仙放下酒杯,伸出两只手,再翻转一下,“至多二十篇,要论数量之多,南丰先生独占魁首,一人就有四篇之多!”

    “试问天下美何其多,书海无涯,宛如拣选出二十颗骊珠,是容易事?!”

    老道士话说得不假,山主陈平安确实对南丰先生极为推崇。

    可要说跟贾晟说了这些“溢美之词”,真心不至于,远没有老道士说得这么夸张。

    当时只是某次与贾晟,一起坐在老厨子庭院边嗑瓜子边闲聊,言语内容,陈平安说得还是很质朴的。

    朱敛倒是附和了几句,结果就都被贾老神仙给搬书到了那张酒桌上去。

    “当然,我家山主也说了,这只是他的一家见解与个人喜好,那些骊珠般的章,与不曾入选的,两者学问好坏、高低,有一定关系,却没有绝对关系,毕竟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审美与旨趣。”

    “读书人,只是骂天骂地骂人,有意思吗?有意思。有意义吗,贫道觉得未必有。”

    “好学问,之于世道,不可唯有破坏性,还需有修缮和营造的本事,推倒了就得重建。可不能拍拍屁股走人。就此搁笔。”

    “读书人既言以载道,薪火相传,那么章之真正得失,岂能只在采焕然,火龙黼黻,岂可不系于治乱哉?”

    “能够提出问题,很好。可以解决问题,更好。”

    黄真书和曾新序两位老先生,对视一眼,会心一笑。他们再不约而同视线偏向那位面无表情的沉默老者。

    是不是颇有几分那位圣说理、与你邵公讲经的风采?

    喜欢且擅长讲求一个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不轻易否定,却也不会轻易认定,真正的好,往往在更高处。

    “贫道才陋学浅,见识不高,原本与一般人无二,只是对曾定公的妙笔生花,佩服不已,是与山主聊过,才觉得这位夫子与那些名垂青史的豪大家,最不一样处,才是最厉害的地方。山主说为人处世,既需见贤思齐,又要别出机杼,不光要不流于俗,还得独具雅致,但是写与为人,要想既不说怪话,举止荒诞,也不刻意以风奇峭、内容晦涩来引人入胜,又可以不一样,就难如登天了。”

    庞超早就给这个目盲老道士一套一套的诚挚说辞,给整懵了。

    喝酒之前,还有些拘谨,表现得和善客气,不曾想老道士喝酒之后,简直就是有如神助。

    庞超读书不多,但是与白也是同乡且同处一个时代的秦不疑,却是知道这些赞誉之辞的分量之重。

    简单来说,如果这个老道士没有胡说八道,那就意味着在那个陈平安心目中,这位素未蒙面的南丰先生,是完全可以与人间最得意的白也、浩然苏子比肩的。甚至犹有过之?

    要说临时抱佛脚,老道士是绝对说不出这类“急就篇”的。

    黄真书以心声笑问道:“这位道长,已经认出我们的身份了?”

    秦不疑不敢确定。

    落魄山上多神异。

    那个最为木讷的老夫子,轻轻摇头,算是给出了答案。

    曾新序笑问道:“敢问贾道长,那你家山主,觉得苏子门下的几个得意学生,章写得如何?比如苏黄之黄?”

    贾晟犹豫了一下,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喝酒壮胆,“我们落魄山,一向将心比心,以诚待人,山主确实提及过这位冲和先生,还说如果有幸遇到了那位才华横溢的黄老夫子,可以与之痛快饮酒,畅谈人生,唯独不可与其讨论人间琐碎事,一匹绸缎能换几个肉包子,几斤木炭能换一匹绸缎。这就叫富家子夜宿山中,误将溪水做雨声。”

    “我家山主,极喜欢一句江湖夜雨十年灯,桃李春风一杯酒,喜欢得经常只要想起这么一句诗句,就可以独自喝上一整壶酒。却极不喜欢一句看人获稻午风凉,不喜欢得几乎从不愿意背后说人是非的陈山主,苦闷喝酒,反复询问自己,那位老夫子怎么写得出这等全无心肝的诗句。”

    老道士说到这里,轻轻叹息一声,给自己倒了一杯酒,再高高举起,算是遥遥与圣贤礼敬致歉一句,“多有得罪,圣贤莫怪。”

    曾新序放声大笑,一旁黄真书微笑点头,“骂到点子上了,得捏着鼻子认。”

    秦不疑与庞超更是觉得有趣。

    一个年轻人,暴得大名,喜怒不露于形,成名还立大功,如此城府,如此手腕,多是豪杰圣贤,大奸亦有之。

    如果今天这顿酒,只是听那目盲道士说些妙语连珠的好话,哪怕确实诚心实意,其实依旧意思不大。

    听到这里,其实陈平安已经猜出两位老夫子的身份了。曾定公,南丰先生。苏子门下的那位冲和先生。

    陈平安便开口问了一句,“最后那位老先生,旁人是怎么称呼他的?”

    长命笑道:“都称呼他一声邵公。从头到尾,都没有跟贾

    晟聊过一句天,”

    陈平安一时无言,老夫子真名何止。

    学问艰深,极有功力,尤其精通三坟五典和天历算和河洛谶纬,属于为古经学续香火、给今经学开道路的大宗师。

    既是各国推崇的官学,更是儒家道统内的显学,属于宗师中的宗师,可谓是夫子们的夫子。

    虽然以治学严谨著称于世,堪称学究天人的通儒,但是此人质朴讷于言,极其不善言辞,门生弟子若有疑惑,多是提笔写字与先生请教,老夫子便同样以书面作答。这在儒家内部,也是一桩趣闻。

    但是不知为何,此人未能配享庙。

    更有传闻,此人曾经关起门来,与一位登门拜访的老秀才相对而坐,各自执笔,在纸上“吵架”,你来我往,落笔万言。

    结果就是最后老秀才竖起大拇指,称赞对方一句,字写得不错。

    照理说,这等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密事,怎么都不会外?

    ??,至少何止是绝对不会与弟子们外传此事的。

    可偏偏整个儒家内部,都传得有鼻子有眼睛,邵公是怎么个满脸涨红,老秀才是如何老神在在,谈笑间吵赢了这场硬仗。

    陈平安还知道一事,桐叶洲天目书院的副山长温煜,是此人的不记名弟子,亦师亦友。

    贾老神仙在酒局临了,还说了几句自己的见解,例如一时代之学人,自有一时代之学术,如入藩篱,充满了局限性,若谁能够预见未来千年脉走势流向,便是世间头等学人,可以跻身源头之预流。“预流”一说,本是佛家语,两位老夫子相视一笑,都还是第一次听闻这个解释。

    至于那个不苟言笑的矮小老头,虽然瞧着穷酸,贾晟反而在酒桌上,有意无意与之多敬酒几次。

    等到落魄山掌律和贾老神仙告辞离去。

    南丰先生捻须而笑,“倒是没想到,能够让陈山主如此推崇,人生幸事,莫过于身在异乡,得遇知己一二。”

    不在听了几句好话,而在始终不被人理解的毕生心血,能够被人真正认可与珍惜。

    说到了心坎里,如饮醇酒。

    那个从头到尾都只是喝酒没个表情的木讷老人,站起身,来到窗口,视野开阔,好似开窗放入大江来。

    牛角渡这边,贾老神仙小心翼翼问道:“山主,贫道可有言语不得体、不妥当的地方?”

    陈平安笑道:“陈灵均没说错,贾老神仙在酒桌之上无敌手。”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不是游戏吗?怎么你们真修仙啊!风流神算村医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囚灵世1979我的年代生活NBA:从折磨乔丹开始加点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