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 第667章 李隆基献策,张骞归来,霍去病首度参军!

第667章 李隆基献策,张骞归来,霍去病首度参军!

/>
    这种事情,狄仁杰是绝对不会参与的。

    反正之前在中亚道事务的处理上,长平也是直接从东宫发出诏令,三省六部这边只负责执行,再怎么样也怪不到狄仁杰的头上来!

    老狄长了这么一张胖乎乎的脸庞,一看就是非常圆滑,不粘锅的!

    长平在武则天的质问下,汗流浃背。

    “陛下,儿臣的确是犯了一些错误,但儿臣已经在弥补了。”

    “请陛下放心,很快就会有成果了。”

    武则天冷笑道:

    “成果?你的成果朕已经见过了。”

    “好了,你下去吧,接下来所有中亚道的事情都与你无关了!”

    长平表情颓丧,但也只能无可奈何地退下。

    武则天深吸一口气,缓缓道:

    “去把武隆基找来!”

    一个时辰后,满脸酒气的李隆基走进了寝殿之中,扫了一眼金幕上的卫青,然后对着武则天行礼。

    “孙臣见过皇祖。”

    武则天也不废话,直接开口。

    “朕给你两天时间,你要给朕一个最快速度平定中亚道的办法!”

    李隆基愣了一下,不由露出笑容。

    “是姑姑的中亚道啊,不瞒老祖宗说,孙臣有一计可以在最快时间内解决,前提是……”

    “咦,姑姑呢?”

    武则天冷冷道:

    “你说你的话就行,其他的事情你不要管那么多!”

    李隆基似乎明白了什么,非常淡定地开口道:

    “其实儿臣的办法很简单啊,就是拉拢和分化!”

    李隆基开始侃侃而谈。

    首先,武周肯定是要尊重当地民众信仰的。

    但是呢,尊重那一派的信仰,这就值得说道说道了。

    根据李隆基这段时间的情报收集,如今中亚最为盛行的宗教里主要分为两派。

    一派是阿里派(s叶),一派是诸圣派(x尼)。

    阿里派的人数是更少的,在武周没有征服当地之前,属于被诸圣派打压的对象。

    武周完全可以跟阿里派合作,共享在中亚道的行政权力。

    同时,承认阿里派是中亚道的正统。

    如此一来,饱受打压的阿里派一定会选择和武周朝廷合作,强力打压诸圣派。

    凡是涉及到打压的事情,武周的官员们一律不许出面,有阿里派的人去做。

    这样一来,在当地占据绝大多数人口的诸圣派一定会仇视阿里派。

    李隆基滔滔不绝地说道:

    “孙臣还从在洛阳城之中的中亚、西亚人口中听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异端比异教徒更可恶,更该死!”

    “阿里派和诸圣派相互视为异端,虽然他们是同一个信仰,但却势同水火。”

    “咱们扶持阿里派打压诸圣派,表面上却做出一个公正裁决者的身份,偶尔救一下诸圣派,免得诸圣派被彻底打压到崩盘。”

    “如此一来,就能维持住一个总体的平衡,让这两派一直激烈地斗争下去了。”

    李隆基并不知道,他说的这个,其实和历史上某个人类最大的殖民帝国——大英帝国对殖民地的治理方式是一毛一样的。

    武则天沉吟半晌,越想越觉得这个办法好用。

    阿里派虽然是少数人口,但不管怎么说也是当地土着。

    他们对当地的了解和掌控,肯定是远胜于万里之外中原派来的武周官员。

    在武周军队的保护和支持下,阿里派的确是可以短时间内稳定局势的。

    武则天咳嗽一声,开口道:

    “你得这个办法看起来是治标不治本,总不可能让这两派一直斗下去吧?或许什么时候就会玩脱了。”

    李隆基笑呵呵地开口道:

    “只要大周的官员们秉持着遇事绝对不出面,只让当地人去做当地事情的原则,孙臣认为是永远不会玩脱的。”

    “当然皇祖您担心的情况也是很对的,所以在遥控这两派互斗的同时,咱们就可以在当地传播咱们的华夏文明了啊。”

    “孙臣举个例子,就说儒生吧。只要任何一个教派的人愿意成为儒生,那么大周朝廷就会庇护他。”

    “儒生可以获得税收上的优惠,可以在提拔的时候优先,可以选择其中优秀者入中原乃至洛阳大周朝廷任职等等。”

    “有这些好处在,相信一定会有一部分人慢慢成为儒生,也就是华夏文明的一员。”

    “咱们一边看着阿里派和诸圣派斗,一边慢慢发展儒生,用华夏文明同化他们。”

    “等时机一到,就可以一鼓作气将这两派全部搞定了。”

    “嗯,也未必。或许随着中亚儒生越来越多,这两派就会在咱们华夏文明的强大同化之下,自然而然地融入华夏了。”

    武则天听到这里,彻底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

    “武隆基啊,你小子果然是一个有主意的!”

    “很好,从今天开始,中亚道的事情你来负责,三省六部那边都会配合你的行动!”

    李隆基赶忙道:

    “皇祖,这不是由姑姑来负责的事情吗?”

    “孙臣害怕姑姑会生气。”

    武则天一声冷笑,道:

    “朕才是大周皇帝,朕让你做,你就给朕老老实实的做!”

    李隆基一脸无奈地答应了下来。

    起身时,李隆基的视线和狄仁杰对碰了一下。

    狄仁杰平静地看着李隆基,似乎要看穿李隆基心中真正的想法。

    李隆基对着狄仁杰露出一个笑容,然后就移开了目光。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卫青击溃匈奴右贤王的大胜,给了整个西汉王朝所有人极大的信心。】

    【曾经匈奴帝国施加在西汉王朝所有人心中的阴霾,在这一刻似乎已经彻底消失。】

    【西汉从百姓到朝堂,所有人的自信心都起来了。】

    【他们不再将匈奴视为一个可怕而难以战胜的敌人,而是将其视为一个迟早会在大汉的打击下崩溃的腐朽政权。】

    就在这个时候,两名风尘仆仆的男子回到了长安城。

    他们来到了大行官署,对着守门的士兵们出示了自己的身份信物。

    “我乃陛下十二年前派往大月氏的使者张骞,如今归来复命!”

    士兵们惊讶地看着蓬头垢面的张骞,还有他身边那名如同奴仆一般的匈奴人,拿着信物进去了。

    很快,大行李息就亲自来到了官署门口,仔细甄别之后,露出了无比震惊的表情。

    “张骞兄,想不到你竟然还在人世!”

    张骞苦笑一声,道:

    “内里诸多辛苦,不足为人道也。”

    李息请张骞两人进入大行官署之中就座,随后问道:

    “不知这些年,张骞兄究竟经历了什么?”

    听到这个问题,张骞不由陷入了回忆。

    在和军臣单于的交谈不欢而散后,张骞和一百多名随从就成为了俘虏,被匈奴人监视居住。

    那时候匈奴对汉朝还有一个俯视的心态,自认为是草原大国,而且军臣单于本身也想拉拢张骞,所以并没有太过为难他。

    张骞和一百多名随从平日里的生活待遇固然算不上太好,但起码也不会忍饥挨饿。

    这样的软禁生活,一过就是整整十年。

    十年时间里,军臣单于每隔一段时间就派人前来,威逼利诱各种方式劝降张骞。

    但张骞一直都不为所动,实在话不投机就直接一句话:

    “我乃大汉使者,尔等尽可辱我杀我,我绝无背弃大汉之理!”

    直到一件事情的发生,让事情发生了转机。

    围绕着争夺单于大位,匈奴漠南王庭之中爆发了激烈的争斗。

    在这样的争斗中,负责看守张骞的匈奴士兵们也不可避免地卷入,看守力度变得空虚。

    张骞等人找到了机会,几乎是和战败的左贤王于单前后脚逃离了匈奴漠南王庭。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龙族:你好路明霏光暗主宰盗墓:开局超级血脉,无敌林清屏顾钧成半岛蝉鸣日记武道至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