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象枢与沈儒二人疲惫地坐在椅子上,眉头紧锁,周洪漠默然不语,神色比二人要平静一些。<br><br>他们足足审了蒋建一夜,正如周洪漠所言此人胆子很小,将所有事情和盘托出,藏起来的账本也交了出来,审案的结果让他们倍感心惊。<br><br>宁晋县用来修堤的四十四万两白银,真正用来修堤的只有七八万两,其中两万两被蒋建和一部分县衙吏员分了,还有一万两被提供石材、木材的商人拿走了,真正的大头全部上交给了经略使阎康。<br><br>唯一的问题就是蒋建并没有直接收取杨仁清的银子,而是阎康给的,也就是说光靠蒋建的证词还不足以给杨仁清定罪。<br><br>可以确定的是,此次修堤,从工部到经略使府到底下各县,几乎都在贪污库银!<br><br>数量之巨,闻所未闻!<br><br>“简直是荒唐!”<br><br>蔡象枢愤愤不平的骂道:“修堤修了两年,花了几百万两银子,结果堤毁了、田没了、人死了,好处竟然全被当官的和商贾挣了,匪夷所思。<br><br>国库的银子在外面转了一圈,成了这些人的私产。<br><br>若是陛下知道此事,定会雷霆震怒!”<br><br>两人气得发抖,这件事传回京城,必是天下震动!<br><br>周洪漠低着头说道:<br><br>“这才是一个县令,绥澜江两岸这么多县,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参与此事。<br><br>堂堂经略使,不思为民谋福,却带着底下人一起贪腐,可恨至极!”<br><br>“好在咱们已经打开了突破口,算是好事。”<br><br>沈儒轻声劝着两人:“蒋建交出了账本,供出了阎康,咱们只要揪住阎康不放就能坐实杨仁清的罪名,搞定了几个主犯,其他那些参与贪腐的官吏也会被连根拔起,不足为虑。<br><br>这么多银两,他们总不至于都花了吧?等把他们抄了家,银子自然会回到国库。<br><br>到时候咱们再请奏陛下,用这些银两重新修缮江堤。”<br><br>“沈大人说得有理。”<br><br>两人点了点头,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br><br>沈儒突然看向了周洪漠:<br><br>“老夫有个疑问,从蒋建的供述中看民夫陆陆续续修了两年江堤,最多能挣个五两银子,对于一名家中的青壮劳力而言这也太少了。<br><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