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331章 明代:阳明心学

第331章 明代:阳明心学

旨是要去恶念。”

    “因为要是把知行分成两半,心里有了恶念,但是我还没有去做。”

    “那就不是恶,我们就不知道去禁止,其实这恰恰是恶的开始。”

    “现在我们提倡知行合一,有了恶念的知就是行了。”

    “所以,必须去除恶念,这就是知行合一的作用。”

    王阳明:我成功的背后是知行合一的智慧。

    他一介书生,身体羸弱。

    却勇斗宦官,平宁王之乱,平广西匪患。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关键在于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背后两个关键点,一个是心学中重要的奠基理论心即理。

    心即理,既是万事万物只有人类意识参与时才能明白。

    遇到事情不动心,不论发生什么事,都保持一颗岿然不动的心。

    平宁王之乱的时候,他并未到第一线去,坐镇指挥的同时还在上课讲心学。

    当他的手下大将正和宁王大战的时候,他大概就在讲不动如山之境。

    这时候突然前方战报来了,说是情况紧急,手下大将的胡子都被烧着了,前方军心已乱。

    这时候,他才站起身来,走到旁边拿令牌传命下去。

    说完谁再议论大将军胡子被烧这件事,立刻处斩,然后调回头来继续上课。

    知行合一另外一个关键点是阳明心学的核心,堪称精华中的精华,那就是致良知。

    此良知二字,实千古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

    阳明心学所说的这个良知,典故出自孟子的不学而能为之良能,不虑而知为之良知。

    知天理,知人间大道,是一个人内心本来就有的。

    人人皆有良知,但因现实中各种欲望蒙蔽了良知。

    因此要找到这个良知,找到先祖积淀下来的智慧,听从内心光明的指引。

    然后不停地去磨练它,升华它,激发一个人巨大的能力,使其不断成长。

    宁王之乱时,他本是奉圣旨去福建平士兵哗变。

    但听到宁王的叛乱消息,立刻前往平叛,毫不犹豫。

    想想当时的环境,当年成祖皇帝靖难之役的历史摆在那儿。

    再加上正德皇帝荒诞,宁王准备了十年,完全是有可能成功的。

    当时南方官员给朝廷的上疏都没说宁王反叛,而是说江南有变,都在明哲保身,为自己留退路,只有他知难而上。

    他也担心自己,甚至让家眷在自己家门外堆积柴草。

    一旦事败,绝不肯被俘,全家举火自焚,足以说明当时形势何其严迫。

    他之所以要挺身而出,就是这种致良知,听从内心光明的指引。

    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行动智慧全都自然而然地出现了,这就是致良知的表现。

    “致良知,致良知也建立在心即理的基础上。”

    “王阳明强调,人的内心是有规律的,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良知。”

    “良知和其他深藏在内心深处的东西一样,需要不断激活。”

    “良知深藏内心,被各种意念诱惑,稍不留神就会偏离良知。”

    “所以王阳明强调,要不断去伪存真,把内心不好的东西剔除出去。”

    “存天理、去人欲,留下良知,这个过程就叫致良知。”

    “致良知的过程也是知行合一的过程,所以王阳明强调人人都要学会守静反思,要在事上磨练,要在实践中体味真知,激活良知。”

    “相比朱熹的思想,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更突出了人本主义,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王阳明主张的存天理、去人欲和朱熹主张的存天理、灭人欲不是一回事。”

    “两个人说的天理意思不一样,朱熹的天理是封建纲常,王阳明的天理是人心。”

    “王阳明强调,做事要以不违背良心为准则,强调问心无愧。”

    “只要不违背良心的事情,就可以做。”

    “朱熹要灭的人欲,是人的正常欲望。”

    “王阳明要去的人欲,不是人的正常欲望。”

    “而是心中贼,是人心中的邪念,是有违良知的邪念。”

    “现实生活中,有的事情违法,有的事情缺德,但不一定违背良知。”

    “比如,有的人快饿死街头了,他不得已偷了吃的。”

    “在王阳明看来,这事可以原谅,并不违背良知。”

    “又比如,张学良曾经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自己的领导蒋介石,逼蒋抗日。”

    “这事按照朱熹的思想来说是违法的,违背天理的。”

    “但是按照王阳明的思想则是可以的,因为在当时全民抗战才是良知,内战不得人心,因此张学良问心无愧。”

    徐光启:阳明心学虽好,但帝王更加推崇程朱理学。

    帝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理学属于统治者哲学。

    理学认为人是先对事物有了认知,才会有行动。

    这个认知出自理学的代表人物朱熹所说,很多事情人天生就知道。

    还有很多事情是有圣人告诉我们的,比如孔夫子说这件事得这么干,不这样不行。

    只有按照孔夫子,按照圣人先贤的教导去做事,才是正确的。

    总得来说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

    比如要求女子三从四德,这就是针对女子的行为准则。

  &nb>>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行不老实,师娘赶我下山祸害师姐!全职剑修从掌握时光权柄开始成神天崩开局:从死囚杀到一统天下!1921,从人力车夫开始副本游戏:我与神明画押,神明骂我开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