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243-245章:开卷吧,高瓴星曜!(6000字,三章)<br><br>就是这样一个设计堪比保时结911的产品。<br><br>现在高怀钧居然只需要卖到20万以内?<br><br>这是在场的人万万没想到的!<br><br>这其实是和高瓴宋PLUS相似的高配低打的方法。<br><br>但是相对于已有的高瓴宋PLUS来说,这款高瓴星曜的打造难度会更大。<br><br>首先,造型更向跑车意味着这是一款运动型轿跑,那材料上就会有很大的限制。<br><br>其次,高怀钧说了是AI延申,那就意味着这款车有可能上部分无人驾驶产品。<br><br>一款上部分无人驾驶产品的车子,那这个附加价值加多少?<br><br>加少了人工智能团队那边等于白做,加多了客户又不认账,无法形成轰动效应。<br><br>这成本控制的难题,可不是一般大!<br><br>“这次我对准车主的客户群描摹之中有60%以上应该是女性用户,在高瓴星曜的购买理由中,这群人应该有95%是源于好看的造型格调而不是性能,因为这款车的造型,一定要好看,时尚,吸睛!”<br><br>“这款车,必须要有三个核心特征。”<br><br>“外观好看,我需要这款车是运动轿跑中最好看的。”<br><br>“风阻很低,要达到0.194的标准,为了降低风阻你们还可以尝试性地配备主动式的进气格栅,降低产品的能耗。”<br><br>“空间很大,这款车的后备箱空间需要达到600L以上,超过了B级别车标准的594L,并且还是掀背门,那绝对是又酷又飒!”<br><br>“只有做到这三点,我们的产品,才有立足点。”<br><br>高怀钧边翻页,边在一旁侃侃而谈。<br><br>听了高怀钧的话,在一旁的高管们是一愣一愣的。<br><br>好家伙!<br><br>这是你负责吹牛,我负责落地是吧!<br><br>姑且其他不说。<br><br>这又是降低风阻,又是增大空间的,这种前后矛盾的设计,如果是研发部提出来的,非得给艾格骂死。<br><br>但是这是高怀钧提出来的,那所有人都是要三思而后行了。<br><br>现在老板发话了,不得不听啊!<br><br>在场的高管们这才刚刚开始,就已经感觉到了头疼万分。<br><br>看得出来,现在高怀钧其实已经有了很成熟的想法了。<br><br>同时他对于这款车的成本控制已经形成了思路。<br><br>但是。。。<br><br>这个思路看起来挑战非常大!<br><br>“我在这里提醒一下诸位,未来10-16万的A级车都会有非常高的设计标准,设计和研发成本都会非常高,找最好的设计师,一点点优化造型、空间和风阻。当然在BOM物料成本上会有所妥协,比如这款车我们可以用扭力梁后悬架,相比独立后悬可以节省2000元的成本。”<br><br>高怀钧边说着,下面的高管们边记着。<br><br>在一旁的冯晓辰也是好奇地看着这一幕。<br><br>按道理说,高瓴作为一家华国有数的跨国型大公司,应该有非常完善的产品研发流程。<br><br>但是高怀钧现在主动打破这个流程。<br><br>看得出来。<br><br>这是高瓴为什么发展得那么快,是因为这个。<br><br>想着,她若有所思地看了高怀钧一眼。<br><br>高怀钧没看到她的小动作,继续侃侃而谈道:<br><br>“我们在小瓴APP运营的过程之中,尝试性的用了我们自产的算力芯片来跑部分流量,现在看起来非常顺利,实验也非常成功,因此算力芯片这块,我准备使用自家的算力芯片,这样可以大规模地减少芯片成本。”<br><br>说着他转向在一旁的吴恩达。<br><br>“没问题吧,吴总?”<br><br>吴恩达用力地挤出了一丝笑容,然后艰难地点了点头。<br><br>在高瓴科技上马小瓴APP之前,高瓴就对图形芯片进行了分项研究。<br><br>着前前后后,最起码是砸进去了十个亿左右,才算是勉强得到了一块成本。<br><br>芯片这个东西,做起来的难度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难度大的是被经常性的使用,紧接着的逐渐迭代。<br><br>小瓴APP,最多也就是只能实验而已。<br><br>并不能有效地对芯片进行逐步的迭代。<br><br>而高瓴现在如果要卖图形芯片给PC厂商,唯一可以使用的,只有自己的笔电业务,以及在过几年后将要推出的PC电脑业务,高怀钧可以完全预知到,是没有厂商是愿意使用他的产品的。<br><br>在这样的前提之下,他如果要发展自己的图形芯片,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汽车算力芯片上进行运用。<br><br>汽车的算力芯片,使用要求不高,空间够大还可以多块叠加,并且销量适中。<br><br>这在高怀钧看来,是一个很合格的过渡性迭代产品。<br><br>“同时,针对人工智能的使用,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