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六十九章 难道我们看错了?

第六十九章 难道我们看错了?

是对下级请示的裁定性审批,后者是指导下级官署的强制性指示;第三条,规定各部诸寺,以及内阁其它下属官署的任务和职责,统一领导各官署的工作,且领导不属于各部诸寺以及其它官署的全国性的行政工作。

    第四条,统一领导地方各级行政官署的工作,规定中枢和布政司、府、县各级行政官署的职权的具体划分。

    第五条,编制和执行国计民生的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林林总总,总共十六条。

    四人看完朱翊钧亲笔拟定的草案,沉默许久。

    “四位,如何?”

    潘晟顾盼左右地说道:“此条目文字并不华藻,完全是皇上直白、简单和准确文风。要是让翰林院那些翰林看了,肯定痛心疾首,大呼石麓和太岳等师傅,没有教育好皇上,是大明罪人。”

    坐在旁边的王崇古笑了:“但是在我等看来,这草案的条目过于震撼。短短十六条,把内阁的职权以及责任说得直白无误。

    听说皇上还御笔拟定了《资政局决策条目》,总理是资政之一,定有过目,不知能给我等看看?”

    王国光和方逢时会心地笑了笑。

    张居正知道四人都非常谨慎,想着转移话题,暂时还不愿发表意见。

    “皇上拟定这些条目,就是给诸臣工商议的,然后删增修改,正式为律法。”

    张居正说完又拿出三份抄件,递给四人。

    四人接到手一看,名字不是《资政局决策条目》,而是《资政局及朝议会评议决策条目》。

    朝议?

    第一页第一条居然是资政局在皇帝指导下,召开和主持朝议。

    四人“虎躯一震”,居然提到朝议了!皇上居然还记得有朝议,实在难得啊。

    朝议是指皇帝召集朝臣公议重大事宜,太祖皇帝就开始的一种群臣议政方式,分廷议和集议。

    廷议就是早朝时文武百官在皇极门或皇极殿前公开评议,提出解决方案。

    集议是召集一定范围的官员,比如九卿会议、尚书会议等,关门评议,提出方案。

    但大部分官员,尤其是清流只认廷议,不认集议。

    因为他们特别热爱那份参与感。

    廷议他们能够参与,集议就不一定。

    没我参加的朝议,不完整,不是朝议!

    但不管是廷议还是集议,最后的决定权还在皇帝手里

    但是从正德皇帝后,朝议就变得很不正常。

    武宗皇帝不是在豹房玩乐,就是去宣府大同嫖妓玩打仗游戏,政务全甩给司礼监和内阁。不要说朝议,连正常的朝会都没有几次。

    嘉靖朝时,世宗皇帝早年还勤政,朝议经常有,大礼仪就是在朝议上展开的。

    中后期就几乎没有了,只是小范围的集议,在大部分朝臣京官看来,属于不正常的乱政。

    到了隆庆朝,太子秉政,十分勤政,但由于身份限定,无法举行天子才能有的早朝,改为在西苑太极殿朝议。

    半廷议半集议。

    太极殿朝议让许多大臣犯了难。

    这是廷议还是集议?

    当时还>>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共享魔王与模拟勇者漂亮炮灰,被真病娇疯批强制了马头墙下好柿成双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我在精神病院封仙成神重回八零,我破了命案九千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