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太子的皇上,朝议手段跟诸位先皇大不相同。
每次朝议,他会让司礼监先确定太极殿朝议的议题和议程,都是六部诸寺以及地方急需解决的大问题。
一二三四五六七,条款清晰,朝议前两三天就发给内阁和各有司,大家做好准备。同时司礼监会通知参加太极殿朝议的人员,内阁、六部尚书侍郎、诸寺正卿少卿,都察院左右御史,还有六部诸寺相关各司。
涉及地方的,有地方代表,还包括新近在该地任职过的京官。
凡是跟议题相关的重要人员,基本上都会被召集到太极殿。
有时候人员太多,相关人员就在南华门值房里候着,议程到了再带进去。
朝议上皇上会详细询问相关人员,把该问题的来龙去脉问得清清楚楚,然后大家再各自提出意见有时候议着议着就争吵起来,只要不拔拳相向,或者问候对方亲人,一般都不会有问题。
朝议一般由经验老道的首辅,先是徐阶,后是李春芳主持控场,不至于失控。
有时候太子会亲自下场,给争论不休的话题一锤定音,把大家的议论收回到议题上来。
皇上即位后,恢复了每月两次的朔望早朝。
随着二月初一的事件发生,皇上干脆规定,每月两次的朔望早朝,改为黎明时分开始。
以前的早朝太早了,天都还没亮,黑灯瞎火的,感觉满朝君臣像是去集体偷鸡。
点灯点蜡烛?你这知道这些油灯蜡烛多贵吗?你开一次早朝,要耗费多少民脂民膏?
败家子!大明王朝,行的就是光明正大之事,就在黎明时分,大明皇帝在朝阳初升时,举行早朝。
早朝时间推迟了,但朝会时间要缩短。
皇上规定,文武百官朝拜皇帝后,朝会只进行以下几件事。
一是接见外藩使节,接受外藩国书。
二是宣布开战和停战、封爵授勋、公布新历法和新律法、任命从三品高级文武官员等重要事宜。
三是各省三司正使、巡抚、总督,以及驻外宣慰使、经略使、观国政使等文武官员,赴任前正式辞陛。
有简旨着立即赴任者不在此列。
四是皇上特旨在早朝上进行朝议的其它事宜。
除此之外,其余军国大事在朝议上评议决定。
王崇古捋着胡须说道:“皇上迟迟未定朝议章程,有时还援太极殿旧例。朝中许多人坐立难安啊。
老夫记得王凤洲上了一份奏章,有写到。
‘窃惟我祖宗功德莫盛于太祖高皇帝,德莫盛于孝宗敬皇帝。孝宗皇帝简素恬穆,后宫无偏私声艳之宠。
节俭敦谨御极十八年,贡献裁损殆尽,行辛稀简,昧爽视朝,退御经筵,咨询治道以故圣聪日启、万几益练。’”
方逢时嘴巴撇了撇,没有出声。
王国光眉头一皱,“凤洲老夫子还是老调重弹啊。孝宗皇帝行辛稀简,昧爽视朝,退御经筵,咨询治道。呵呵,在他们眼里,孝宗皇帝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仁君。
可是而今的大明,不需要无为而治的仁君,需要的是革旧鼎新的雄主明君。”
跑题了!张居正轻轻咳嗽一声,“四位,请继续看皇上拟定的《资政局及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