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明末皇帝分身 > 第一五三章 迁都之议(三)求订阅

第一五三章 迁都之议(三)求订阅

开道窃有渔阳,身死而地归于唐。天宝以后,以河北叛乱者,凡十七起。其能免于诛夷,保其宗祀者,不数见也。迨夫李匡筹夷灭于克用,刘守光复系组于存勖,而幽燕卒并于河东矣。契丹倔强者八世,竟败亡于女真。女真恣睢者百年,终夷灭于蒙古。乌在其为险固者欤?”

    “以燕都僻处一隅,关塞之防,日不暇给,卒旅奔命,挽输悬远。脱外滋肩背之忧,内启门庭之寇,左支右吾,仓皇四顾。下尺一之符,征兵于四方,恐救未至而国先亡也。撤关门之戍,以为内援之师,又恐军未离,而险先失也。甚且藉虎以驱狼,不知虎之且纵其搏噬;以鸟喙攻毒,而不知鸟喙之即足以杀身也。不亦悲哉”

    当然,老温的资料稿,不但包括顾祖禹大牛人,也有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建都》“江南之民命竭于输挽,大府之金钱靡于河道,皆都燕之为害也!”

    这些雄论,皆是清初一些知识分子心情沉痛的反思,站在明亡教训上,总结的箴言。如果有穿越者,一定会感觉震惊道,难道老温也是穿越者?否则,顾祖禹、黄宗羲的文章,肿么引用的这么地道,一看就是穿越者的作风。…,

    温体仁一番陈词,在不太精通军事的大臣听来,也就是一般般。但是卢象升、孙传庭听来,如无声处闻惊雷一般震动,心中暗想道:“温体仁这篇文章,不知道出自哪位军事大家手笔?”

    半晌后,孙传庭忽道:“温首辅此言有理有据,臣赞同迁都!”

    卢象升犹豫片刻也道:“臣也赞同,不过,北方鞑虏是我大明最大祸患。如迁都,臣愿留守北方,以备鞑虏!”

    两位军事大家,被忽悠的附议。而温体仁的党羽,更是露出了空前的气势,露出了一副如不赞同迁都,就是大明的罪人,就是想要害大明天子困死北京。

    最终,内阁众阁老,半数以上犹豫着,投出赞成票。

    崇祯心中松了口气,顺水推舟道:“既然诸位爱卿赞成迁都,朕也许之!”

    杨嗣昌不由向户部尚书使眼色。户部尚书侯恂,是东林党人,也是与杨嗣昌比较亲近。明白杨嗣昌的意思。

    “等等,迁都金陵总需要银子,户部没钱”户部尚书侯恂大声叫嚷,对于迁都之举抗议道。

    崇祯道:“去年皇庄拍卖的银子。除了一部分让国师去经营理财,以及练皇家新军之外。朕此时手头还余下1000多万两,皆可舀出来,作为迁都款项。”

    历史上,关于迁都的几种反对声。皆是被化解了,最关键的是,皇帝强硬的态度。历史上,崇祯瞻前顾后,在迁都问题上,不能坚定不移。听闻大臣说迁都,便召见之,进行商议。而大臣反对迁都,崇祯又连忙撇清关系,说自己根本没有迁都的意思。皇帝自己都不能坚定意志,如何能让迁都这般大事做成?

    而此时,随着温体仁的党羽作为迁都的吹鼓手,并随着崇祯坚定表示赞同迁都,内阁大臣们也逐渐表态同意。

    南迁之议,形成了共识后,大明王朝再次偏离了历史,走向了一条岔路(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破案:开局融合警犬嗅觉基因咬红杏天灾末日:我在生存游戏中捡垃圾志怪书阿拉德的冒险日记开局被女土匪看中,我占山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