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愕然,半晌不敢确认道:“你是……霞子?……”
裁缝点头笑道:“桂枝婶子,是我!原本俺嫁给隔壁村老张,家里穷的揭不开锅。前年困难。差点饿死。后来,当家的听说葛沽招工。咬牙进城了。现在,当家的已经能够在城里面包工程。一年忙到头,也就赚个五六千两包工钱,但是烦心啊。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工人屁大一点事都要揪心。我虽是一妇道人家,但是进城后也不想靠着当家的养活,所以开了这家裁缝店。桂枝婶子,我的针线手艺还是您教的呢,要是不嫌弃,您跟我在城里面做裁缝吧?”
桂枝头脑晕乎乎的。道:“霞子,城里面做裁缝,一年能挣多少钱?”
霞子竖起一根手指道:“一年挣100两银子,不成问题!而您跟我干,有我一口吃的,就不会饿着您。”
“成,回家我和当家的说!”桂枝连连点头。
农民进城。被城市的繁华吸引,转型为产业工人,在特区已经形成潮流。
由于先进城的一批人,绝大多数人的境况远远好于乡下佃农和自耕农。所以。对于贫穷的乡下人,形成了榜样号召效应。
当然了,大量的佃农进城,对于乡下的地主老财们来说,却并不是好消息……
——————
天津桃源沽,谁不知道李禅大老爷家有八千亩良田,仆佣百人、佃农两千,虽非官宦世家,但也花钱走后门捐了个七品官身,在地方上属于豪强,县令、知府一级的老爷,对于他也是客客气气。
但是,最近李老爷显得闷闷不乐,令家人也跟着闷闷不乐。
这天李禅终于开口了道:“老张啊,你说最近这些泥腿子们,怎么都失心疯了。好好的佃农不做,一个个跑到城内做工。”
眼见着,再过一个月就是农忙,但是庄子中的佃农居然走了三成,作为地主的李禅如何不担忧。
老张是府中的管家,府中的收租、讨债等等各项经营事务,皆是由他掌管。
“老爷,城里面不断招工,给的工钱高。城里一个月工钱,能抵得上乡下干一年。而且,一年四季都有活干,不像咱乡下,农忙的时候忙的要命,闲的时候无事可做。”老张说道。
李禅道:“城里面真的那么好?我看不见得!现在是官府老爷们阔气,在城内大兴土木,也不过是几年光景。等到城内的营造工程修完,官老爷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