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明末皇帝分身 > 第二零七章 城乡差距背后的阳谋

第二零七章 城乡差距背后的阳谋

br />     至少,像蜂窝煤之类的商品,因为交通物流成本的昂贵,只能在城内销售。但是随着公路的修建,板车能够直通农村。于是。整个天津经济特区周边的一些乡村,也纷纷成为了特区工业品的倾销地。

    当然,特区大兴土木,这些就业岗位月薪达到一至三两白银,对于周边的佃农来说,吸引力实在太强了。以至于经济特区周边的佃农们,开始纷纷放下了镰刀、锄头。抛弃了农村的生活,涌入特区的工业建设狂潮中。

    这场工业化的大潮中,最大的收益群体,恐怕要属于天津地区的底层百姓……

    ————————

    “国师大人。朝廷批准了汉沽、塘沽并入经济特区……”将岸显得喜形于色。

    “嗯!这两沽靠海,拿到手之后,新的海港建设就提议提上日程了!”肖图白笑道。

    事实上,肖图白比将岸消息更为灵通,因为皇帝是他的分身,两者远隔千里,脑电波却是依然能顺畅的沟通。

    经济特区拿下更多的土地,一方面是为进一步发展储备土地、港口资源。另外一方面,却也是向朝廷财政输血。因为有葛沽、咸水沽的先例,50万两的银子,便能够让土地并入经济特区。而并入经济特区后,税收、政策皆是由特区制定。只要特区当局不是造反,朝廷是不能干涉特区内部的治理,更无权向特区索取额外的税收。

    汉沽、塘沽并入特区的代价,是向朝廷缴纳100万两银子。对于财政入不敷出的大明王朝来说,100万两银子可谓是及时雨,大大缓解了朝廷的财政危机。

    而对于特区来说,土地开发成工业、商业用地,土地价值能够呈现百倍增长,自然不在意100万两的“小钱”。

    事实上,汉沽、塘沽并入特区后,未来数年内,基础设施建设,恐怕要投入超过1000万两银子,才能够将海港建设起来。但是,港口建设起来后,对于特区经济拉动效果,显然也是非常明显的。

    按照此时天津的交通物流极限,当商品经济规模达到5000万两银子时,便会遇到天花板。而扩建港口,则能让天津没年经济生产规模的上限达到两三亿两。若是经济规模达到3亿两,33的税率计算,每年的税收也将会超过1000万两。那时候,恐怕天津的每年能够征收到税收,将会达到大明王朝总税收规模的四分之一以上。

    这笔经济账算来,港口投资的利益,是何等的诱人!>>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重生1989:缔造华夏科技帝国美剧:从薅小谢尔顿羊毛开始邪巫BOSS只想低调发育我非池中物黄泉快递:亲,记得五星好评哟死后第五年,她在龙床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