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明末皇帝分身 > 第二二四章 高炉炼铁、坩埚炼钢(求订阅!)

第二二四章 高炉炼铁、坩埚炼钢(求订阅!)

sp; 文艺复兴一来,欧洲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这里面也是各国当权者重视使然。在整个欧洲陷入了尊重科技人才。重视科技人才的氛围中。后来的工业革命,诞生与欧洲也是情理之中。而后来,欧洲逐渐出现了衰败和颓势,也是因为忘本了。科技创新的潮流是由美国人推动,而非欧洲人主导,所以才逐渐变成了外强中干。

    此时的大明王朝,由于祖宗积累了大量的技术本钱,靠着吃老本,依然是世界上生产力最发达的国家。但是,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来看,明朝的科技进步已经日趋缓慢。向大明肌体注入活血的,反倒是西方人传入的一些技术。

    而后来的清朝,比之明朝更愚昧,不但不重视本土的科技创新,用文字狱打压科技创新,还通过闭关锁国,中断西方技术向中国本土输入的过程。多方面因素,造成了后来鸦片战争时期的落后挨打。

    明朝外来技术的引进,还是在持续的,事实上,明朝中期以后,西方技术的输入,对于大明的技术发展,已经起到了积极影响。

    当然了,光靠着引进外来技术,而不重视本土技术创新,在未来技术竞争中,还是会落后挨打。所以,肖图白既重视引进西方的科技、知识,更重视鼓励本土人才的自古创新,激活中华民族的科技创新动力。

    12亿人口的明朝,是欧洲人口的2倍多。存在如此庞大的人口数量,匠户们灵光一闪的创新,加起来也是可怕的数据。对于科技创新领域而言,人口数量也是一种巨大的优势。

    如果庞大的人口优势被充分利用起来,科技创新的效率显然是非常恐怖的!哪怕是整个大明12亿人口,平均十万人一年产生一项创新,那么一年之内大明就能够获得1000多项新的科技成果。

    可惜的是,这个年代科技创新根本没有受到重视,既不能给与创新者社会地位,也不能给与丰厚的金钱奖励。如此一来,大明本土除了一些与西方人合作的天文、数学、火炮制造项目,还在与时俱进的发展。大多数技术的发展,已经靠着吃祖宗老本和喝西方技术的汤来维持进步了。

    中国古代的祖宗们,积累的技术本钱很雄厚。使得明朝的钢铁冶炼的工艺,还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高炉炼铁,在明朝已经很普遍,一些大型铁厂利用高炉炼铁,一炉子一次性即可炼铁五六千斤。崇祯年间。大明全国一年能够冶铁20万吨,比整个世界其他地区的钢铁产量加起来还要多一倍。

    20万吨的钢铁产量,看似很不错的数据。但是,大明全国的耕地都用铁犁,平均2人需要一把铁犁,便需要6000万把铁犁的需求。一把铁犁15公斤,光是铁犁这一项,一年就需要60万吨钢铁。

    而大明一年能够实现高炉炼铁20万吨,就连让全国的农民家家户户都用上铁犁都不能做到。

    事实上,整个大明用上铁犁的农户只有三分之一。绝大多数的农户,还在用木犁、石犁等等工具在耕作。这里面,一方面是因>>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霸道总裁专宠离婚女诸天:从庆余年到大奉打更人我是超人江湖枭龙重生80年代做产业从每日结算开始肝出个左道仙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