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就自家山主那等说好听叫豪纵、说不好听叫狷介的性情,让他来伺奉大宋官家,也未免太为难了些。
以自家山主的个性,说不定当下见着面前这些阴阳怪气的内侍,就已经祭起桃千金,然后将艮岳烧成了一片白地。
魏野自己只怕也不晓得,自己那个纵火狂的名声,起于南北汉对立的汉末时空,再辗转于星界冒险者口耳之间,与慕容鹉联手推翻满清时候差不多落实。现在终于连自家这些只不过听了几堂课的学生,都开始在心里把道海宗源之主当成是只会放火的纵火狂了。
被内侍引着,走过一片青翠山径,再乘舟驶向山下湖中小洲,洲上流碧馆就是赵佶今日召见许玄龄的所在。
小洲亭台之间,就见着赵佶头戴玉冠,身披鹤氅,手持一柄玉如意把玩,一派山居修道之士的闲雅之气。
赵佶既然自封道君皇帝,平日里也常作道家装束,此刻他见着许玄龄手持蕉叶扇缓步行来,却将手中玉如意举起,点着许玄龄道:“许卿许卿,甘法师推说真元大损,避居醴泉观,却要劳卿家为朕解说一二。昨夜是何鬼物,搅扰都城,丹凤之瑞,又从何而来?”
知道自家已经被山主打发来给大宋官家当清客,许玄龄心下苦笑一声,随即一摆蕉叶扇,将仙家气派摆了个十足:“圣人,昨夜丹凤之瑞,乃吾师下元太一君,遣炎官朱鸟,斩除外道护教法王而起。详情如何,且容小臣细禀。”
……
………
炎夏的阳光下,有人毫不在意地品尝着烫得温热的青梅酒,并拿彼此的唇枪舌剑当作是下酒菜。
也有人置身于恍如清凉世界的皇家园林里,听着面前苍髯大耳的道人讲述着仙神鬼魔厮杀的怪谭,作为消暑的调剂。
但是有些人的夏日,就过得不怎么美妙了。
开宝寺里,一众和尚却是人心惶惶。不为别的,就因为仁王院里那尊上千斤重的鎏金护国明王像,不知被谁一剑劈开,就这么整齐划一地倒在了地上,明王像铜胎里盛着的一部泥金抄写的《仁王护国经》,也变成了满地碎屑,不成个样子。
而守夜的沙弥也差不多要废了,又哭又笑的满口疯话,什么明王像里跑出妖怪来,什么天上落下一口剑劈开了明王像。
虽然这些话荒诞不经,但是开宝寺二十四院的一众院主望着那尊被轻松剖成两半的高大铜像,争论了半天后,还是先将仁王院锁住,这事上报给了开封府。
仁王院被锁了大门,可开宝寺二十四院,占地也不比大相国寺小多少,过了仁王院,便是福胜院,这座僧院里曾经修造起一座灵感木塔,塔中供奉了吴越王钱俶送京的一粒释迦牟尼真身宝珠舍利。
修建灵感木塔的大匠,就是在民间颇有一点传奇色彩的都料匠俞晧,在如今的汴梁匠人口中,这位有幸留名后世的建筑大师,差不多就被视作了鲁班祖师下凡投胎,正儿八经地成了工匠祖师,称之为俞都料而不敢直呼其名。
据说当初他修建的灵感木塔,偏向西北。时人问其故,他却只说是汴梁四周无山,又多西北风,灵感木塔修造百年之后,自然会被风吹正。恰在灵感木塔修造满一百年的时候,塔身是整个扶正过来,可随即就被雷火焚毁。
这件戏剧性的事故,虽然成全了俞晧的大名,但天家又不得不拨款在福胜院旁的上方院内,借着上方院里的小土丘“夷山”的地势,重修了一座铁色琉璃塔,便是如今汴梁城的一大地标式建筑,开封铁塔所在。
至于灵感木塔原本用来供奉舍利的地宫,如今就被废物利用,改建成了福胜院里的放生池。
原本放生池里遍植莲花,又有不少富户家的大姐、官宦家的女眷,没事爱叫家人买上十几尾的鱼鳖虾蟹,到这里放生,也算是福胜院里的一景。
但今年不知道怎么回事,放生池里莲叶都长得颇为单薄不说,还经常有大片莲叶枯死。放生池里的鱼虾更是一天少过一天,就算那些好善之人每天几十斤地放生下去,到了第二天,这池子里照旧是一片冷冷清清,别说鱼鳖了,连个水蚤都看不到。
只是隐隐有人传言说,夜里曾经看见过奇怪的黑影在放生池里搅动不停。但是走近去看,却又看不见什么东西。
这种小事,也没有人真个在意。谁也不知道在放生池的下面,却隐隐有一条长蛇蟠伏的甬道,直连着铁塔下面供养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地宫,而另一头就直通到仁王院的般若波罗蜜多护国明王像下。
只是如今的甬道中,却有一环环圆润佛光,嵌套如莲。
佛光凝如实质,在每一环佛光的正中圆心内,皆有一尊佛陀或菩萨,坐于莲台之上,四周或有鬼神皈依,或有天人礼敬,或有金杵、宝珠、钵盂、锡杖、经箧诸般佛门法器环绕。
这一环环佛光,重重叠叠,却都是佛门护御法咒,将甬道尽头的地宫护持得密不透风。
甬道尽头的铁塔地宫中,青石琢成的莲台上,用香木、金、银、白玉连套了四层的舍利宝函已经被人打开。
那一枚浑圆如珠、通体金黄的宝珠舍利,被一朵白莲托起,散出柔和的光晕。
在这枚宝珠舍利两旁,是两尊洁白的石质神像,左侧是一条怪异的鱼,生着龙头,却又长着象鼻,而它的尾部,却被雕琢成了右旋海螺的模样。
而右侧的石像却是一位赤着脚的天女,项挂璎珞,身披纱衣,右手握着一柄三钴剑,左手捧着一只隐带螺纹的椭圆形如意宝珠,拳头大的如意宝珠上时时有彩光透出。
在这两尊神像的头顶,一时间是滔滔巨浪无端翻涌,一时间又是雪白兽影穿梭无定。
种种异象变化间,却传来了一阵难耐的咆哮声,也不知道是来自于哪种蛮荒猛兽。
在一阵阵嘶嚎声里,那头怪鱼原本细腻洁白的身躯上多出了无数裂痕,缕缕血水流淌而出,却在接触到空气的瞬间,就蒸腾成一片血雾。
不但那头怪鱼石像如此,天女像手中的如意宝珠与三钴剑,也不停地闪动起灼热红芒,几乎把整个铁塔地宫都变成了火窟!
就在此刻,供养在白莲上的那颗真身宝珠舍利,周身佛光闪动,传出了阵阵禅唱之声:“身体安乐无诸痛恼,身无热苦泰然快乐,身诸长毛恶虫堕落,亦无一切毒恶禽兽来相残……”
随着真身舍利发出禅唱之声,两尊石像登时破碎,灼红剑气散射而出,却被白莲上那一枚真身舍利尽数吞入。
真身舍利清鸣一声,火劲重又吐出,甬道之中那近百道佛光演化的护御法咒,连着那些佛陀菩萨宝相、鬼神天人虚影,统统都被火劲斩破成一片光尘!
满地破碎石片中,一僧一尼对望一眼,眼里全都是劫后余生的庆幸:“不是说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道门高手么?这等神通力,就算在总本山,也只有几位上院的大导师才能和他一战了!”
女尼想要回话,但是她面色却猛地一红,哀吟一声,跌坐下去,身上的每一个毛孔,似乎都要冒出火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