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阿弥陀经要解 > 《佛说》第16集

《佛说》第16集

华必说此经,在龙华会上,肯定会说出这部经的。这意思就是说「净土法门流通无尽也」,这是三世诸佛必说的一个法门。所以莲池大师的意思就是说:「阿逸多菩萨」之所以在场,有这一层的意思在。

    不休息者,旷劫修行不暂停故。常精进者,自利利他无疲倦故。

    这个「乾陀诃提菩萨」翻成中文叫「不休息」,就是「旷劫修行不暂停故」,他长时间的修行而不暂停。「常精进菩萨」就是「自利利他无疲倦故」,他就是没有疲倦的心,经常的精进。古德的注解说:这两位菩萨的在场,有表法的意思。说这个「不休息」是赞叹菩萨的智慧,菩萨为了追求无上的佛道,他「旷劫修行不暂停故」,这是赞叹菩萨的智慧,就是内心当中希求无上菩提,他是不暂停的。

    这个「常精进」菩萨是赞叹菩萨的悲心,菩萨的悲心,忆念到众生的苦,使令他会一生一生的流转,在人世间得果报,陪着众生流转,方便教化众生,「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个是赞叹菩萨的慈悲心,他常精进。这两个都是以功德来立名,一个是赞叹菩萨的智慧,一个是赞叹菩萨的慈悲。本经当中列出了四位菩萨的名称,「释别明」。最后看这个菩萨得到什么利益:

    此等深位菩萨,必皆求生净土,以不离见佛,不离闻法,不离亲近供养众僧,乃能速疾圆满菩提故。

    这些「深位菩萨」他们在场,一方面当影响众,连深位菩萨都在场了;但是站在当机众的角度,他们也得到利益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也是要「求生净土」,因为「不离」开「见佛」,「不离」开「闻法」,「不离」开「亲近」,乃至「供养众僧」,才能够「速疾」的「圆满菩提」。

    这个事情是这样子的:站在上求佛道的角度,经常的亲近三宝这件事情非常重要,仰仗三宝的加持力,所以等觉菩萨都还要亲近三宝。所以宗喀巴大师说:归依三宝是一切佛法修学的一个基础,归依三宝。就是你持戒、修定、修慧,乃至无量无边的波罗蜜,假设不跟三归依相应的话,这个就是外道法。就是你持戒的目的不是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的目的,你这个持戒就是外道法。所以菩萨站在归依三宝的角度,他来这里听闻佛法也是得到了利益,因为能够「速疾圆满菩提」。这是讲到这些菩萨得到利益的情形。这是讲到与会的第二个大众「菩萨众」,再看「丁三、天人众」,看经文:

    丁三、天人众

    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这是讲一般的凡夫、天人,整个五道的众生都在这一类里面,看蕅祖的注解:

    释提桓因,此云能为主,即忉利天王。

    这个「释提桓因」他是「忉利天」的天主,这个忉利天有三十三个地方,又称为三十三天,它有三十三个单位,他是在中间,是三十三天的主人。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过去迦叶佛的时候,迦叶佛灭度以后,留下舍利子,这当中有一个女居士,发心要建一个塔来供养迦叶佛的舍利子;但是她的能力不够,盖一个塔须要的钱很多,她就一一的去募款,得到三十二个人的帮助,就把这个塔给盖了起来。她是一个主事者,所以后来三十三个人都升到忉利天去,因为她是一个主事者,所以她就做这三十三天的主人,就是忉利天主,叫「释提桓因」,他过去的因地是这样子的。

    这个释提桓因在佛法的弘传当中,有一个很特殊的功德,在《法华经》上说:佛陀最初成道的时候,三七日是没有马上说法,佛陀入甚深的法性三昧中,这是自受用的境界。这个时候……当然这一层的意思是说「法要有人请求」,为了尊重法的缘故。这个时候大梵天王跟忉利天这两个人,代表所有六道的众生来请法,如是的三请,佛陀才从法性三昧当中出来,才说法。所以说他是请法主,这是他一个很重要的功德,他是请法主。

    我们看经典,释提桓因他在忉利天那是很多很多的享受。这个天人到底有没有修行,我们也不知道;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他欢喜听法,释提桓因。你看很多经典,释提桓因都在的,《阿弥陀经》《法华经》,很多的大乘经典,释提桓因他一定会莅临听法。这是讲到天人众,特别把释提桓因提出来。这个「等」:

    等者,下等四王,上等夜摩、兜率、化乐、他化,色、无色无量诸天也。

    这个「等」往下,就包括了「四」天「王」天,往「上」包括「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这是欲界的天。这些天都有男女的欲望、饮食的欲望、睡眠的欲望;还有「色」界、「无色」界,这些天都没有三界的欲望,完全是受用清净的三昧乐,没有男女、饮食、睡眠的这些欲望,完全是受用这种清净的三昧乐。这些是属于三界的「诸天」。

    大众俱,谓十方天人八部修罗人非人等。无不与会,无非净土法门所摄之机也。通序竟。

    包括了「十方」的「天人」,就是其他世界的天人,乃至「八部修罗」,这「八部修罗」我们一般讲天龙八部。天龙八部我们解释一下:第一个天,天人;龙,龙是畜生道;阿修罗,阿修罗也是一个法界,叫非天;夜叉,这个夜叉是一种鬼神,但是他是鬼神里面比较有福报的鬼神,他比较威德,能够飞行,一般鬼神是不能飞行的,有飞行的鬼神叫夜叉;迦楼罗,迦楼罗就是金翅鸟,是一种畜生;紧那罗,紧那罗是一种天上的乐神,也是天人;干闼婆,干闼婆是释提桓因的乐神,也是天人;摩诃罗伽,摩诃罗伽是一个大蟒蛇,蟒神,是畜生道。「八部修罗、人非人等」,人或者非人等等,都是属于天人众所收摄。就是除了出家的声闻、或者菩萨以外,其他的五道众生,都收摄在这「无量诸天大众俱」里面。这是讲到「天人众」。

    关于这一点,智者大师他提出一个看法说:佛说法的时候,有些人他是用尊贵的色身来听法,用天、人的尊贵身;有些众生是用卑贱的身来听法,用鬼神身、畜生道的身来听法。但是有些人得到尊贵身,他不来听闻佛法,这是一个什么因缘呢?智者大师说:这当中跟两个因缘有关,第一个跟戒律有关;第二个是你对佛法智慧的善根有关,跟「乘」,乘就是智慧的善根。一个「戒」、一个「乘」。

    戒、乘这两个因缘,智者大师开出四料简。

    第一个戒乘俱急,就是说这个人在因地的时候,他持戒庄严,而且好乐听闻佛法,增长自己智慧的善根。当佛陀说法的时候,他就能够莅临,以尊贵身来听法。以这个天、或者是转轮圣王、或者大富长者,以这个尊贵的色身来听法。在六道当中,佛陀说两只脚都是尊贵的,四只脚以上的就是不尊贵了,这是卑贱的果报。就是他持戒也庄严,又好乐听闻佛法,这个时候以尊贵身来听法。

    第二个乘急戒缓,说这个人好乐听闻佛法,这佛法的善根特别的强,但是他的烦恼习气也特别的重,所以他乘急而戒缓。他遇到恶因缘,他破戒了,这个罪业的因缘,使令他变成卑贱身了,变成一只蟒蛇、或者是变成夜叉、或者变成一只畜生;但是他那一念心中所栽培的清净善根,能够在佛陀说法的时候,它能够现前,以卑贱身来听闻佛法,乘急戒缓。

    第三个戒急乘缓,说这个人,他持戒特别的庄严,五戒、十善、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各式各样的善法他都能够修;但是乘缓,他不欢喜听闻佛法,对佛法的善根栽培不够。在他的流转当中,他会得到尊贵身,佛陀说法的时候,他可能是一个转轮圣王,但是他不来听法;或者是一个天人,但是他对听闻佛法不当一回事,不来听闻佛法,这是第三种。

    第四种是戒乘俱缓,这是最糟糕的。他得到卑贱身,他跟佛法也没有结缘,也就不来听闻佛法。所以来听闻佛法的因缘,有这四种差别。

    要站在一个得度的因缘,你见佛闻法这是非常重要的。见佛闻法这句话,智者大师又开出藏、通、别、圆。说:来这个地方,有些人听到藏教法、有些人听到通教法、有些人听到别教法、有些人听到圆教法,这跟你过去栽培的善根有关系。所以说我们如果一方面能够持戒、一方面能够听闻佛法增加自己的善根,未来的生命当中,我们就能够以尊贵身继续的学习佛法,是有这样的情况。

    这个是讲到「通序」,又叫做正信序,说明这部经的六种成就,来证明这部经的真实性,来启信后人,叫正信序。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乾坤塔武周天工谱大荒神剑诀维度乐园,我是召唤系使徒吾龄八旬!你告诉我状元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