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阿弥陀经要解 > 《佛说》第20集

《佛说》第20集

殊胜跟低劣的分明妙,说它这个是妙。我只举出三个「妙」,大家有兴趣,可以把莲池大师的莲华十妙读一读,就知道,这叫做妙。

    「莲胞如此,生身可知。」这个地方「莲胞如此,生身可知」,我们可以再稍微把它说明一下。我们娑婆世界的果报体,这是一个臭皮囊,观身不净。怎么会不净呢?因为你刚开始的缘起,这个种子、父精母血,就是一个不净物。然后你父精母血在哪一个地方酝酿长大呢?就是在生脏之下、熟脏之上,他滋养的地方,居处的地方就是不净。从生处不净到住处不净,就知道这个色身长大以后就是不净。所以宗喀巴大师说:这个色身你用四大海水来洗涤,洗到最后一个微尘还是不净,找不到一个干净的地方。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因为因地的时候,就是生处不净。

    极乐世界的莲华,它「微妙香洁」,这当中也露出一个消息,就是极乐世界的果报体特别的微妙香洁。我们学院有一些人不喜欢洗澡,不喜欢洗澡在这个娑婆世界的果报体,这臭皮囊就会不妙,因为你的臭皮囊会出现一些脏东西。你到极乐世界,你不洗澡可以,因为微妙香洁。所以不喜欢洗澡的人到极乐世界,是非常适合的,这个果报体不需要洗澡。怎么知道呢?因为它微妙香洁。所以我们从极乐世界的莲华当中,也可以看出极乐世界的果报体,它的本质是微妙香洁的,特别的微妙、特别的香洁。这个地方是讲到生处庄严。好,我们看「结示佛力」。

    己二、结示佛力

    这庄严是怎么来的?看这段,这段经文是总结前面。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佛陀作一个总结说:「极乐国土」,前面的住处、生处庄严,「是成就如是」的「功德」之所「庄严」。是什么样的功德呢?蕅益大师解释,三种功德力。第一个看佛的功德力:

    明上住处生处种种庄严,皆是阿弥陀佛大愿大行称性功德之所成就。故能遍严四种净土,普摄十方三世一切凡圣令往生也。

    前面的「住处」庄严,就是「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这种宝树上的宫殿的住处;这个「生处」就是「七宝池、八功德水」上的莲华,这种庄严是怎么来的呢?「是阿弥陀佛大愿、大行称性功德之所成就。」我们要成就一期的应化身,第一个要有愿力。阿罗汉为什么没又应化身呢?因为阿罗汉没有愿力。阿罗汉的心情,只想要离开三界,他不想要成就国土。所以他虽然也积集了很多善业,但是不能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没办法。

    就是说菩萨在因地的时候,他就有一种愿力,他看到这个国家有盗贼,他看到很痛心,就发愿:我以后成就的国土,不允许有盗贼。他看到这个世界有三恶道太痛苦了,他发愿:以后我的国土不允许有三恶道。睡觉的时候,他也发愿:「以时寝息,当愿众生,身得安隐,心无动乱。」他发了很多很多的愿,他把他的愿综合起来,就是他未来国土的情形。当然这当中要积功累德、六波罗蜜大行。你发的愿愈多,你要成就一期应化身,时间就更困难。

    当然阿弥陀佛的时间很长,所以加一个「大」字,他的「愿」已圆满、他的「行」也特别殊胜,「称性功德之所成就,故能遍严四种净土」,成就了四种净土的庄严。「普摄十方」的「凡圣」,都能「往生」。所以「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就佛来说,佛陀的确是创造了这样的一种庄严境界,这是就着佛来说。对我们众生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就着众生是怎么回事呢?

    复次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令信愿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而皆是已成,非今非当。

    佛陀以他的「大愿」,创造「众生多善根之因」,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要「多善根」是往生的「因」,「多福德」是「缘」。蕅益大师后面会解释说:阿弥佛陀的大愿,是创造了名号无量光义,这个大行是创造无量寿。说阿弥陀佛的名号凭什么称为无量光、无量寿呢?凭的就是弥陀在因地的时候,有大愿跟大行。就是佛陀无量劫来的大愿、大行的积功累德,全部的摄持在这个名号当中,所以这句名号有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

    这对我们众生有什么好处呢?使「令」我们「信愿持名」,我们这一念心去接触佛号的时候,「念念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就是说前面的生处庄严、住处庄严是怎么成就呢?就是你在念佛的当中,念念成就如是功德庄严,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就是你在念佛当中,念念成就。而这些功德「皆是已成,非今、非当」,这个都是现成的,这是他力门果地教。

    你要是讲自力法门,你发了愿以后,那只是一个理想,点点滴滴要去栽培。所以唐朝怀感大师,他亲近善导大师以后,他成就了念佛三昧,他亲身见到佛身现前。他做了《释净土群疑论》,他说:一个人修四念处,修十万亿劫,以如救头然的心情修十万亿劫;比不上一个人至诚恳切的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如救头然的心情修十万亿劫!这当中就表示自力门跟他力门的差别,你要凭自己的能力,在你这一念散乱心当中、这个污浊当中,要去创造一个功德,谈何容易啊!你光是要破障、忏悔业障,就不晓得要忏悔多少;然后使令内心寂静,寂静以后再修止观。

    这个他力法门不是,「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就是说这句佛号是弥陀的「大愿、大行」所创造的,这个功德是已经成就的。我们所要作的工作,就是「信愿」去忆念这句名号,这个时候就「念念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就我们凡夫众生就是这样。当然每个人的信愿栽培不同,他所代表的生处庄严、住处庄严就有所不同。所以「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如果落实在我们凡夫来说,那就是各人的「信愿、持名」的本事了。这个是讲到法力不可思议。再看心力不可思议──自性功德力。

    此则以阿弥种种庄严作增上本质,带起众生自心种种庄严。全佛即生,全他即自。故曰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这个地方指的是「以阿弥」陀佛的「种种庄严」,当然这种种的庄严主要是名号的功德,「托彼名号,显我自性」,作一个「增上」缘,来「带起」我们自性清净心所具足的「庄严」。所以「全佛即生、全他即自」,这是站在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角度,所以叫「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就是说:凭什么阿弥陀佛的善根跟福德可以给我们众生受用?凭什么?凭的就是「何其自性,本自清净」,凭的就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所以能够感应道交。这一句话把佛跟众生的关系给疏通了,这之间的障碍给疏通了。所以我们讲「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之所「庄严」。

    不过这个地方,「念念成就如是功德」庄严,我们可以从两部分来说。就是说从平常因地的栽培,我们平常有共修,念佛半小时,出声念十五分钟、止静念十五分钟。你每一句佛号都是信愿具足,虽然念佛是第六意识,但是第八识把这个功德给保存下来。你念完半小时以后,从佛堂出来,别人看到你好象什么都没有改变,你的眼睛还是眼睛、鼻子还是鼻子、嘴巴还是嘴巴;但是你内心当中,「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七宝池、八功德水」、种种的莲华庄严,在你的心中已经念念成就了。但这个时候,只是因地的栽培,所以还不能够受用。我们也可以说:舍利弗,这个众生已经「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果地的受用,要到临命终,你必须要到临命终的时候,达到「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正念分明」,这个时候你把佛号现出来,跟弥陀感应道交。这样子,你今生所栽培的这个佛号功德,就全部表现出来。这样子就真实受用了,临命终的时候就是你果地的受用了。这个时候「成就如是功德庄严」,那就不是因地了,就因种来说,那是你真正能够受用的。前面的依报,居住环境、生处庄严,这个时候你是真正「成就如是功德庄严」,你这个众生已经成就如是功德庄严。我们平常念佛的时候,是成就如是功德庄严的因种、因种,是这个意思,就是三力所成。

    所以讲「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相信什么呢?相信这种功德庄严是三力所成,是弥陀的本愿功德力所成、是名号功德力所成、是自性功德力所成,就是相信这件事情。

    好,今天讲到这里。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谁把我的尸体藏起来了!科技:打破垄断全球的霸权八零独美,被首富弟弟宠上天我没落网,凭什么说我有罪!吞噬进化:万倍修炼速度狂兽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