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论成也」。
这个地方讲成佛,「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智者大师在《法华文句》当中,他说成佛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个是成就法身佛,就是本门。这个本门的成就,就是在初地的时候。就是你一个菩萨,从外凡到内凡、到四加行(暖、顶、忍、世第一),这个菩萨那一念的心在打坐当中,突然间一念的相应,那一念的清净心突然现前,证得一部分的真理、破除了一部分的无明,这个时候法身现前。法身的成就是属于自受用,所以不必等待外在的因缘。
第二种成佛是应身佛,成就应身佛。这个应化身是佛陀的大悲心,从他的愿力当中,去创造一个应化身。这个应化身是偏重在他受用,这个时候就要考虑外在的因缘。这当中的成佛,包括你的本愿,你希望你未来这一期应化身的国土,它具足什么样的功德?它正报、它的寿命要多久?它的环境要怎么殊胜?当然你发的愿愈广愈殊胜,你准备的时间要愈多,这是第一个,与你的本愿力有关。其次,众生的根机,跟你有缘的众生,他的善根要成熟。不可以说你示现了佛身,结果都没有人来到你的国土,也没有人跟你出家,只有你一尊佛!这是不可以的。
所以你在你成佛的过程当中,你成就法身佛以后,你要生生世世的来到人世间,做众生的父亲、母亲、子女,跟众生结缘,教化他们,使令他们慢慢的慢慢的善根成熟。等到成熟了以后,这个时候你就可以现佛身、现应化身。在跟你有缘的众生善根没有成熟之前,你不能示现佛身,不可以的。所以说应化身的成就,要等待外在的因缘。这个地方主要说的是弥陀的应化身。
这个地方的应化身,我们经常讲:「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就是说十方应化的国土当中,阿弥陀这一期的国土是特别殊胜、特别的殊胜,他的本愿殊胜。其次,他准备的时间也特别长。当然要成就这么一个广大殊胜的国土,不是单的一个因缘,有很多的因缘。莲池大师在《弥陀疏钞》当中,提出了很多很多弥陀因地,我们也提出几个来说明。
极乐世界这一期国土的成就,最根本的因缘就是法藏因地,就是他在世自在王佛的时候,他发下了四十八大愿,这是一个最初的因地,有四十八大愿,才开始去建造他的国土,这第一个。其次,《贤劫经》上说,法藏的因地,他曾经是一个王子,名号叫做净福报众音王子(清净的净,福报,众很多很多的音声)。这个王子欢喜修供养,广修供养,经常供养僧团、供养佛陀,乃至供养无量无边的众生,这是他的第一个因地,王子的因地,广修供养。
其次,第二个因地就是在《法华经》上说:大通智胜如来的时候,有一个转轮圣王出世,生了十六个王子,后来十六个王子就跟佛陀出家了。大通智胜如来在讲《法华经》之前,就入了定。入定了,《法华经》没有人讲,所有的信徒、无量无边的众生都集合在一起,准备听《法华经》,但大通智胜如来入定了。这个时候十六沙弥就登坛,各别为这些众生说法,每一个王子都有他摄受因缘。这十六王子当中,其中第九个王子,就是法藏的因地,就是弥陀的因地。他曾经在一世的时候,弘扬《法华经》,也度化了很多众生,这也是其中一个因地。
再其次,《一向出生菩萨经》中讲到法藏因地:那个时候有一个转轮圣王生了一个太子,这个太子欢喜听闻佛法,修行精进。在七千岁当中,修习止观,胁不至地,都不躺下来睡觉,成就了不退转的功德。他不但是自己成就不退转,还度化了八千亿万那由他的众生,成就不退转,这也是一个因地。当然阿弥陀佛今天要创造一个这么殊胜的依报、正报的国土,一定不是一个单一的因地,那是无量劫的积功累德,一面成就他的功德,一方面跟众生结缘。这个地方,我们简要的说出阿弥陀佛他这一期国土当中的四个因地。所以阿弥陀佛他成就这个国土的时间,是十劫的时间,已经「十劫」了。
明十劫之意
本经当中,释迦牟尼佛强调阿弥陀佛成佛的时间,这当中有什么意思呢?蕅益大师说有两层意思:
又佛寿无量,今仅十劫。则现在说法,时正未央。普劝三世众生速求往生,同佛寿命,一生成办也。
佛陀的寿命是无量无边阿僧祇劫,这前面说过了。现在这个佛的寿命是「十劫」,这表示今「现在说法,时正未央」,这个「央」就是穷尽,就是这个阿弥陀佛是一个现在佛。换句话说,我们前面一路学习过来,看到极乐世界依报庄严、正报庄严,内心当中有欢喜心。我们会开始关心,这个国土到底还在不在?虽然他的寿命是无量无边阿僧祇劫,那他到底已经花费多久?这个国土到底还在不在?所以释迦牟尼佛必须交待这尊佛的寿命是多少?「今仅十劫」,表示「时正未央」。这当中有「劝」勉我们「三世众生」,要赶快把握机会「往生」极乐世界,来受用「佛」的「寿命」,「一生成办」大事,有这一层意思。强调今「现在说法」,他是存在于现在的佛,有这一层意思。第二层意思:
又下文无数声闻菩萨及与补处,皆十劫所成就。正显十方三世往生不退者,多且易也。
后面的「伴」,讲到极乐世界的眷属有无量无边的「声闻、菩萨」,乃至一生「补处」的菩萨。这些菩萨都是只有花「十劫」的时间,就「成就」这么多的菩萨,这表示「十方三世」的众生,「往生」成就「不退」的人,数量很多,而「且」是非常容「易」。一个国土的成就,跟一尊佛在因地跟众生结的缘有关系。若跟众生结的缘广,他的国土人就多;如果你这尊佛他在准备的时间很短,这当中结的缘很少,这个国土往生的就少。
所以我们中国有一句话说:「家家有弥陀佛,户户观世音。」很多人他也没有学佛,但是他看到出家人,他也跟着念阿弥陀佛。这表示阿弥陀佛在因地的时候,他跟众生结的缘很广,有这一层意思。结的缘很广,表示我们今天往生,就很有希望,「多且易也」。讲「阿弥陀佛成佛已来,于今十劫」,这释迦牟尼佛对我们凡夫也有一层鼓励的作用,来破除我们心中这样的一种疑根:我到底能不能往生呢?破除这种疑根的障碍,也有建立信心的意思。这是讲到佛成就这一期应化身的寿命是十劫,有这两个意思。
己二、伴
前面是「主」的庄严,这个地方是讲「伴」,看经文:
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诸菩萨众,亦复如是。
这个地方的「伴」,说「佛」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