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隐约猜到他要说什么,各自神色微变。凤栖梧道:“两百六十余年前,前朝腐朽,天下大乱,本朝武帝以十八副铠甲起兵,历经十余年,终得天下。”
楚意行微微点头:“武帝一介武夫,纵然武功卓绝,然而起兵之时,除同族十七人外,仅三百乡勇相随。可他却能在诸侯林立的乱世中脱颖而出,所向披靡,最终夺得天下。史书虽如此记载,但诸位难道从未想过,其中是否还有值得深究之处?”
“我明白了。”花吟秀突然长眉一挑,嘴角浮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前朝动乱之际,兵强马壮的诸侯数不胜数,凭什么最终是仅以三百乡勇起兵的武帝夺得天下?”
楚意行淡淡一笑,未置可否。
卓释然沉吟道:“莫非先生已查明,武帝当年能夺得天下,除中原江湖武林中人相助外,暗中还有更为强大的力量襄助?”
凤栖梧缓缓道:“天下之争,不同于江湖拼杀。江湖武林势力虽不可小觑,但仅凭这些便想夺得天下,实在难以令人信服。”
卓释然颔首道:“具备强大实力,功成后却甘愿隐匿于历史真相之下,这般行径,倒的确与鬼隐门的特征相符。”
花吟秀试探着问:“不知先生可曾查出,帮助武帝的鬼隐门人究竟是谁?”
楚意行缓缓摇头:“连本朝史书都未曾记载的人和事,天下间又有谁能知晓?没有人知晓鬼隐九奇是哪九人,也不清楚他们肩负何种使命。”他话锋一转,“我只是想让诸位明白,鬼隐门确实真实存在,或许此刻就在江湖之中。”
凤栖梧暗暗咬牙:“若鬼隐门真如传说中那般可怖,他们确实有煽动魔教入侵中原的能力。可我实在想不通,他们为何要这么做?”
无人能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无人知晓答案。
良久,花吟秀才冷笑道:“下棋之人,又怎会在意棋子的感受?”
这话一出,连楚意行都不禁向他投去诧异的目光。
凤栖梧脸色骤冷,紧握双拳,沉声道:“若他们真是魔教背后的黑手,无论他们是人是鬼,我鼎剑堂满门血债,都要一并算在他们头上。”
云苍越亦点头道:“不错,所有命丧于魔教刀下的中原同道,都不会忘记这笔血债!”
卓释然缓缓吐出一口浊气,语气凝重:“若真是如此,那鬼隐门可比魔教还要可怕。倘若他们九人一同现世,中原恐怕再无安宁之日。”
楚意行郑重点头:“所以我查明眉目后,便立刻传信给诸位和出云山。若能提前截住敌人,自然再好不过;若不能,大家也可与出云山共商对策,有备无患。”
凤栖梧依然双拳紧握:“话虽如此,但我们既不知敌人是九奇中的哪一个,即便知晓,也认不出其身份。我们就算心急如焚,恐怕也如同大海捞针,徒劳无获。”
众人闻言,一时又都陷入沉默。
楚意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