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隆万盛世 > 187家书

187家书

现在关于市舶司的记载,特别是朝廷对市舶司下达的旨意。

    在藏书阁忙活了半天,资料太多了,还好看守藏书阁的书吏帮忙也只找到最近三十年的资料文献。

    好在翰林院做的就是这个,朝廷所有对外的诏旨、奏疏等在翰林院都有收藏,毕竟要修史,缺这些可做不好。

    让书吏把找到的资料送到自己公房,现在魏广德还没安排,正好有空余时间做这些事儿。

    至于他上值第二天就把藏书阁闹得天翻地覆,其他人怎么看,他也管不得了,先把会试卷子留下的隐患消弭了再说。

    不过这一查资料到是把魏广德看愣了,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样。

    之前,魏广德一直以为倭寇就是贪图财货才跑到大明沿海进行抢掠,这其实也是内地卫所大多数的看法。

    毕竟是海盗,不是为了财谁会做刀口舔血的生意。

    可现在魏广德看到的情况有点超乎自己的想象,大明朝的海贸这块和后世差距有点大了。

    明初,太祖确实有明令片板不许入海,只是在后来大明朝和周边藩属国有了来往,不管是大明派人宣谕还是各国使团来到大明朝拜所需耗费也是极大,所以大多会带上本地商品进行贸易。

    古代的出行成本很高,这个魏广德很理解。

    好吧,由此才拉开了大明朝和外洋之间的贸易。

    其实,准确说应该是恢复了海贸,毕竟在大明之前华夏产品就已经大踏步走出国门远销海外。

    大明朝廷设立的“市舶司”其实本质上就是为了服务于这种朝贡性质的贸易而建立起来,魏广德分析了下,市舶司的职权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掌朝贡之事,有点鸿胪寺的味道;二是禁止私人做海外贸易;三则是掌控外国朝贡使节随朝贡带来的贸易货物的征榷与贸易事宜。

    之所以市舶司要管朝贡,魏广德想来应该是这个时候来大明的外国使节都是以坐船为主,大明对外通商有严格规定。

    市舶司设有三处,分别是广州市舶司,泉州市舶司和宁波市舶司。

    广州市舶司专为占城﹑暹罗﹑满剌加﹑真腊等东南亚诸国朝贡而设;泉州市舶司专为琉球朝贡而设;宁波原本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不过在这里的市舶司却成为了专为日本朝贡而设。

    之后的事情,魏广德也没去管,文献资料他都没找,直接翻最近几十年的变化,然后他就看到了嘉靖二年宁波争贡事件的奏折及之后嘉靖皇帝罢革提督市舶司镇守太监的旨意。

    虽然不清楚具体原因,但是魏广德也能想到,市舶司怕是被那些会钻营的官员玩烂了,特别是市舶司是镇守太监掌控的情况下。

    海贸多赚钱,怕也只有内地官员不懂。

    如果魏广德是纯土着的话,肯定也不懂,只会以为就是普通商人做的那种生意,有赚又亏。

    确实,海贸风险大,有天灾更有人祸,不过如果一帆风顺的话那利润就很客观了。

    日本两个大名为了朝贡贸易,不约而同来到大明,然后因为争执谁能代表日本居然在宁波城里大动刀兵。

    虽然魏广德怀疑地方上报资料是否属实,但是想来或许会有隐瞒一些事由在其中,但是大的方面还是不会差。

&n>>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天命神算叶凡唐若雪医婿人快老死,我觉醒了长生命格大魏风华重生后,真少爷回村带妻女发家致富七零恶毒后妈,硬汉老公宠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