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女人聊了一阵,杨静婷先一步告辞离开,黛玉却主动留了下来。<br><br>“宝姐姐当真毫不担心?”<br><br>宝钗叹了口气,答道:“眼下之事倒不担心,只是怕以后啊!”<br><br>“此言何意?”黛玉反问。<br><br>“当下王爷领兵西北,为朝廷讨伐八国联军,可谓是国之柱石……这次的风浪,动不了咱们王府!”<br><br>细细品味这句话后,黛玉方说道:“宝姐姐是在担心,日后飞鸟尽而良弓藏?”<br><br>“谁说得准呢!”宝钗叹息。<br><br>沉默几息后,黛玉说道:“宝姐姐……我倒觉得,你是当局者迷了!”<br><br>“哦?”宝钗目光如炬,等待着黛玉的高见。<br><br>“王府如今,已是大而不能倒的地步,陛下圣明……不会自毁长城!”<br><br>“大而不能倒……”<br><br>轻声念了一句,宝钗说道:“林妹妹这话……深刻啊!”<br><br>黛玉接着分析道:“依着王爷的路子,此番若得胜回京,自又是闭门不见客,父子之间默契井然……当不会有什么事端!”<br><br>这些道理宝钗也能想到,只是若总是只一个人考虑,很多时候想的多就会钻牛角尖,乃至于患得患失起来。<br><br>“但愿吧!”宝钗点了点头。<br><br>二人又聊了一阵,便等到张平安折返来报,说王培安讲当时签发赦令时,严格审核了秦业父子的档案。<br><br>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是,当时王培安不知秦业父子身份,所以这在赦免这件事上没有舞弊。<br><br>还有个情况是,王培安本人上了自辩的奏疏,而且愿意主动停止待参。<br><br>“看来这次的事情,也是有惊无险!”黛玉说了一句。<br><br>宝钗摇头,答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们既已盯上此事发难,想来后面还有文章!”<br><br>黛玉叹了口气,然后便岔开了话题,一直聊这件事只会让心情更糟。<br><br>至于应对之法,按刚才她俩的谋划,以不变应万变就好,皇帝心中自会有一杆秤。<br><br>入夜,坤宁宫内。<br><br>皇帝被请到了这里,与皇后一起共用晚膳。<br><br>“看起来……你不太高兴!”<br><br>理了理袖子,朱咸铭答道:“哪有的事!”<br><br>“是因为那些弹章?”杨清音又问道。<br><br>朱咸铭没有说话,杨清音没有继续往下问,而是吩咐左右宫人全部退下。<br><br>没有旁人后,杨清音也不再藏着捏着,直言道:“老十三如今壮得厉害,你心有顾忌……实属应当!”<br><br>“但我也劝你慎重,父子关系要稳固好,一旦……可就难以挽回了!”<br><br>一旦怎么样杨清音没说,她就怕一语成谶,毕竟近百年朱家都没安生过。<br><br>压低声音,杨清音又说道:“此前你说要立老十三,往后时间还长……如何相处,你得多想想!”<br><br>“嗯!”朱咸铭应了一声,这些话他是听进去了。<br><br>“你今年已过五十五了,说句你不爱听的话……又还能折腾几年啊!”<br><br>“辛辛苦苦挣来的江山,总是要安稳传下去,一则不负自己辛劳,二则往后去了……也能跟列祖列宗交代!”<br><br>或许是一次说了太多话,杨清音忍不住咳嗽起来。<br><br>她是在劝解皇帝,同时也是在交代后事。<br><br>今日不但身体疲乏,而且时常腹中剧痛,亦或有眩晕失魂之感,让杨清音更清晰的感受到,自己已经时日无多了。<br><br>见她咳得难受,朱咸铭连忙起身,满是关切问道:“可要传太医?”<br><br>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