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
洛阳地区雨少而干燥,古时又天气寒冷,不产水果,因此民间膳食多用汤类,喜欢酸辣以抵御干燥寒冷,并习惯使用本地出产的莲菜、山药、萝卜、白菜等制作经济实惠、汤水丰盛的宴席,这样就逐渐形成了“酸辣味殊,清爽利口”的独特风味。
洛阳水席作为传统的饮食风格,和传统的牡丹花会、古老的龙门石窟,并称为洛阳三绝,被誉为古都洛阳的三大异风,成为洛阳人的骄傲。
水席按照菜序依次为八冷、四镇桌、八大件、四扫尾,八凉十六热,全席共二十四道菜,故民间又称为‘三八桌’。
其中尤其值得一讲的,是洛阳水席的头菜,四镇桌之首,名唤牡丹燕菜。
不明所以的人可能会以为这是牡丹和燕窝做的菜,其实完全不是这样。
牡丹燕菜,最早被叫做‘假燕菜’,就是以它物假充燕窝而制成的菜肴。
那么什么东西能有燕窝的味道呢?
没错,就是大萝卜。
借用赵老师的一句经典评语,名叫群英荟萃,就是萝卜开会。这并不是洛阳人民爱弄虚作假,喜攀高枝,里面又有一段典故,这段典故又和洛阳城的真爱,则天大圣皇帝有关。
据说当年武则天称帝之后,民间自然按常规操作,‘频现祥瑞’,什么麦生三头,谷长三穗已不是稀奇事了,田间地头最常见的萝卜也不甘示弱,不就是基因突变嘛,跟谁没有似的。
这一天,民间献上来一个大白萝卜,长有三尺,上青下白,瞧着就很喜人,武则天也很欢喜,命令御厨烹制成菜,一尝异味。
祥瑞自然有祥瑞的牌面,就跟公鸡下的蛋至少能治脑血栓后遗症,祥瑞的大萝卜自然不能跟一般的萝卜是一个味。
这可难坏了御厨,这大萝卜只是基因突变,不是基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