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深度想一下,人家能写出名着,很多人作家都是一辈子就一部啊,只是看到了这个结果,根本不知道人家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和辛苦,即使有个别天才,刚出道第一部作品就成了精品,但这样的天才有多少呢?大部分都是经过超过十年的努力吧。
注意哦,人家是写作了十年,甚至一辈子就为了写一部。我现在才写几年?连第一部短篇万字的,都没写,就好意思跟人家比经典吗?
所以这么比的心态,是不对的。得改过来。既然自己都能练笔写几十万字了。代表不是不能写,只是要慢慢的把这个写作技巧训练出来。
就连别人说的,每天都必须写上千字,不是那种一个星期找一天来打上万字,没办不到,还好意思说自己喜欢写作?又不是真的没时间。所以问题就是恐惧罢了,找不到内容写,要写也是反复的唠叨写不出的内容的理由。这些理由写几十年,估计也不会有进步的。必须得挑战自己了。
其实我觉得先看名着,写观后感,能把剧情结构回忆起来也能写不少字,只是怕辛苦吧。名着看个两遍、三遍,是应该可以简单写一些剧情出来的。为什么不训练这个能力呢?怕没人看?现在不是让人看吧,是让自己训练名着的剧情逻辑和节奏啊。
这个写作方向也是不错的,可能今年要试着写,电影观后感写了好几次了,得换一下口味?
不光是小说,还有理论性的东西。说到这里,有觉得自己太贪了,怎么电影、小说、理论,怎么啥都想涉及啊?
是要求太高,追求完美,还是囫囵吞枣啊,天天看200页,吸收的内容是真的不少了,只是很少重复罢了,所以看起来,其实不少内容和主题,都是差别的,只是变着法子换词,让我以为是内容不同的而已。这么一想,感觉,可能我更适合精读?
那么,是不是要把那些不重要的书,已经看过的,都先去扔了,免得心理有负担。把剩下的书,真的要反复的看三遍以上。看到第三遍的时候,就必须写万字以上的读后感。写了,就把这书处理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