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卿百官们真正注目的,是天子曹叡在中军内新设了镇护将军职,秩品与中领军同,以中坚将军夏侯惠领之。
更重要的是天子曹叡在诏书中,明确指出新设的镇护将军职,不从属于中领军!
这就让朝野哗然了。
因为依着武帝曹操设立、文帝曹丕完善的中军建制,分别由五校尉(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骁骑、游击、武卫、中坚、中垒诸营组成(其余虎贲、羽林等营渐虚之,仅宫禁当值),皆隶属中领军。
其中别设的中护军职,最早是中领军的辅官,协助中领军选拔低级武职的。
哪怕到了天子曹叡即位后、权柄日重的中护军都没有实际兵权。
如今,曹叡倏然增设了一个与中领军同秩品的将军职,且还不归中领军所制,那不就是意味着中军将要迎来拆分与改制了吗?况且,中领军的职权已然被削弱很多了。
此些年洛阳中军驰援地方,天子曹叡都是直接绕过中领军下诏令给各营的,也让中领军的职权变得名不副实,仅是留着“总督各将”的名义。
当然了,若是镇护将军也如同中领军一样,位高而权弱,公卿百官也不会注目。
不过一个将军号而已嘛。
先前汉献帝的皇后之父伏完,还出任过辅国将军呢,但实权半点都无。
尔今,夏侯惠所领的镇护将军,有着实实在在的兵权!其麾下所设有四营,分别为鹤翼营、先登营、镇岳营、护岳营。
其中,鹤翼营乃是骑兵,由讨虏将军乐良为将主,督千骑。
先登营乃步卒,人人披坚执锐、斗械俱全,选拔军中猛士当之,用于攻坚陷阵;同样建制为千人,由从牙门将转迁为裨将军的许仪督领。
而镇岳营,则是循先前中坚营建制的步卒营。
弓、弩、刀、矛、盾等各种兵种混合编制,是很正常的征伐部校,人数四千,以夏侯惠领之,是为镇护将军本部。
至于护岳营,空的。
只是有了建制名号,但还没有任命将主、无有兵卒.也就是说,日后天子曹叡还有可能再增夏侯惠兵;也有可能是在夏侯惠外出征伐时,将其他外军、郡兵等临时征调的兵马暂归入护岳营,以便管理与调度。
再者,隶属镇护将军的六千步骑,皆属精锐、战力很强,分别从越骑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