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掌中书监的这两位为官风格,与蒋济、司马懿等人截然相反。
但他们也同样备受曹叡器重,几乎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专任”之名,朝野上下皆知是名副其实。
所以说,在仕途之上,猫是白还是黑色的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要能抓到老鼠。
已然被当刀来用的夏侯惠,有足够的自信能抓到老鼠,只是在谋身这方面.如整顿时弊、变革制度后,他可没有可以全身而退的把握。
天子曹叡是无法帮他兜底的。
不是对曹魏历代君王刻薄寡恩的警惕、担心自己会迎来“狡兔死,走狗烹”的清算,而是他知道曹叡即使全力兜底,也兜不了几年。
是故,他此番进入中书监官署领职,拜会上官刘放与孙资,就尤为关键。
关键到干系着他日后能否继续安稳掌权,甚至是身家性命!
毕竟,如今在庙堂之上有话语权的公卿,愿意力挺的他的人,本就寥寥无几;若是待他与司马懿站在对立面时,那就是无有一人了。
没办法。
谁让司马懿“忠亮”之名,乃曹魏两代君王背书的、是为朝野的共识呢?满朝诸公,唯有刘放与孙资不招公卿百官待见,也是如今夏侯惠觉得,可以尝试着引为助力的重臣。
当然了,他并不奢望,刘放与孙资会帮他对抗司马懿。
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以刘孙二人的为人秉性,他们旗帜鲜明的站在司马懿那边才对。
那边的胜算更大嘛~夏侯惠只是想着,努力让这两个人在关键时刻能站中间、不作祟而已。
想做到这点,很有难度;且只能循序渐进、因势利导,无有一蹴而就的可能。
好在,他也有数年的时间来推行。
俗话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了一半。
在今日的会面中,他就是想力争要一个好的开始——表明自己的态度,达成愉快共存的相处方式。
说白了,就是求同。
还要尽可能的,不让他们二人察觉到,自己是出于虚与委蛇之心。
步入中书监官署,随意拦住一小吏,问了刘放与孙资的署屋所在后,夏侯惠连入职录籍的流程都没有走,便径直拔步前去。
亏是此些年他常进入宫禁且近日名声大噪,让大多中书监的僚佐都认得他,不然定会被值守甲士以擅闯中枢机密之地的罪名给拿下了。
刘孙在朝内素来并称,就连他们的署屋都是连在一起的。
也不知道是方便僚佐们日常上禀庶务沟通,还是便利夜宿官署时抵足而眠、私下计议。
时值午后,二人也自东堂伴天子署理政务归来了,皆在屋内小憩着。
听闻值守小吏通传后,便让人将夏侯惠迎进来。
“在下见过刘公、孙公。”
昂然而入的夏侯惠,神态很是放松,以一种双方很是熟稔的方式拱手见礼。而刘放、孙资二人对此,非但不以为忤,反而拈须颔首、面露微笑。
不管怎么说,先前双方的关系就很融洽,在某些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