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闷响。
还真有人因为“没抢到位置”,从错落的步伐中一下掉队摔出来了!
苏洛!首席舞者苏洛!
这位穿着红白相间粗布麻衣的少女,摔了这么一道,却一声不吭地再度归队绕圈起来。
不多不说,有某种“黑暗童话”似的感觉从听众们心底涌出。此刻的音乐变化发展,也似乎在单纯的神秘之余,渲染上了一丝不祥的阴森味道!
这个古老的仪式是在选择什么?或是在隐喻什么宿命的预兆?
“砰。”
又是一声闷响。
苏洛两次从环舞队列中摔出!
少年少女们的步伐终于停下,大家齐齐望向倒地的苏洛。
乐队的演奏也随之来到了结尾部,这是一个极其特殊的11\/14混合节拍,而且这个小节根本没有旋律,就是这么11个完全相同的柱式和弦,按照均等的速度进行着。
过渡段落的缄默氛围有些令人窒息,就在听众们感觉即将喘不过来气时,音乐直接进入了第十一部分。
——“对被选中者的赞美”!!
圆号手们的号口齐齐朝上,带领乐队奏出一大团纷繁芜杂的色彩音群,其中伴随着少年少女之间复杂的节拍互动,以及时不时能听到的由某支乐器吹出的,类似“”这种单纯地像一张白纸似的大三和弦琶音......。
虽然在寻常演奏时,乐手们本就会因为情绪的推进而不由自主地抬高号口,但在这里,为了精准的音色变化,作曲家作出了“pavillons”的明确要求,圆号的声音集中向乐队前方发散,直接传导至观众席,音色变得更具有冲击力和“撕裂感”!
那些使用f、甚至ff的力度快速演奏的上行音列,顿时渲染了疯狂、热烈的氛围!
与之形成截然反差的,是从环形队列中“被摔出”的苏洛本身。
她似乎有些茫然和呆滞的站在旁边,全身的动作也停住了。
“怎么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