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旧日音乐家 > 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次小小的致敬(5200)

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次小小的致敬(5200)

圆号的强力吹奏,小号的上行旋律齐齐加入,拂晓降临,光辉夺目,湛蓝的大海衬托着摇曳的金光。

    第二首,标题指示为《海浪的嬉戏》。

    听众情绪已经彻底入戏,范宁带着一丝自信的鼓励,指示乐队奏出一个看似宁静却隐藏着不安因素的引子。

    很快,乐队激进的上行下行和弦交错进行,中音双簧管吹出朦胧的第一主题,这是浪花们开始嬉戏的形象。

    在竖琴的伴奏声中,圆号用朦胧音色吹出平行增三和弦,弦乐与木管交替演奏下行音调,形成强烈反差和对比,大海的远近虚实、静动喜怒尽收眼底。

    “大胆地多用木管与竖琴演奏独立的声部,而非使其作为陪衬…”

    “谨慎使用小号长号,它们容易戳破色彩的神秘感…”

    “一切铜管在必要的时候都可以用弱音器或阻塞音奏法…”

    “长笛的低音区是个表现痛苦与忧郁的好东西…”

    “大管和中音双簧管这两种乐器,配合弦乐或圆号融合色彩有奇效…”

    印象主义音乐的配器,与印象主义画作的色彩同为灵魂要素,洛桑小姐特意带了个小笔记本,此刻她紧咬嘴唇,认真而飞速地记录着自己的聆听心得。

    这位让人又爱又敬的范宁先生,他属实是把印象主义给玩明白了!

    在台上范宁的引导下,千变万化的配器形态接连展示:长笛和小提琴的协同演奏、双簧管的第二主题颤音、木管组以顽固的降A音合奏强调着增二度音程,然后又是双簧管与英国管平行吹奏空洞的和弦…

    一个又一个声部如浪花般交织、缠绕,其音乐瞬间几乎完全无法捕捉,只能把握一个卷起的叠加形态。它借不断的轮流来延续,看似要溃解消失,又不断再度涌现。

    最后一首,《风和海的对话》。

    不安的定音鼓滚奏,低沉弦乐组的合流,展开了大海和狂风的对话。

    听众们被卷入了惊涛骇浪中的一叶扁舟,闪电、巨浪、呜咽、阵阵骚乱的潮声,小号在呐喊,势均力敌的对抗者们在咆哮,错综复杂的主题发展,波澜壮阔的奇异画面把音乐逐渐推向高潮。

    终于,降d大调温柔而清澈的主和弦降临,金色阳光透出乌云,此刻的大海既不似第一乐章带着压抑的平静,也再无险峻的危机与歇斯底里。

    海景那奇诡壮丽的最后一幕,随着短促有力的乐队重音而被永远定格。

    “bravo!”在乐手们作出潇洒的结束姿态的那一刻,掌声雷动。

    最后大家看到的,仿佛是风雨过后的海面。

    它强壮有力,博大宽广,让人忍不住想张开双臂,拥抱海风,放声歌唱。

    看似回到原点,却拥有的是新的心境,畅快而有所得。

    就像经历了一场洗礼!

    这场闭幕式的曲目语汇,虽然大家此前有部分预料,却不曾想到具有如此大的冲击力!

    它没有任何关于均衡和节制的说教,不讲究沉重的历史叙事,不强加给欣赏者人文的枷锁,纯粹带给听众极致的体验与美的享受。

    感官、情绪、审美,以及音乐上的认知与思维,一切都被重塑。

    范宁在密不透风的掌声中于各处谢幕。

    本来按照正常的节奏,正常的反响,今天他肯定是一时半会“下不了台”的,好在提前有了互动环节的安排。

    抓到一个掌声稍缓的片刻,工作人员迅速进场布置。

    接下来会留约半个小时的时间,让各方合作媒体的记者提问,当然,也会选一些贵宾和幸运乐迷发言交流。

    相当于是原地趁热,做一个微型的新闻发布会。

    时间短,但人数特别多,影响力会迅速散开。

    毕竟有很多重要的后续动向需要公布,而且范宁十场音乐会以来都只是靠音乐交流,一直没在舞台上开过口,大家都很期待。

    “范宁指挥,您曾表示自己并非印象主义者,仅是表达对这一思潮的重视,可由于您在这>>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猪肉西施她,干活比杀猪还丝滑!年方八岁,被仓促拉出登基称帝!年过五十被丈夫抛弃后,她转身嫁给云城首富麋芳不投降:大哥别打了!我才一岁,逆袭系统什么鬼?人到中年,我的收入能随机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