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所以,沈括知道,他必须尽快的前往都堂,拿到正式的官印,然后马上上任。
争取尽快的,取得成绩!
是的!
沈括很清楚,要快一些拿出成绩!
虽然少主,没有给他定什么期限,也没有要求他必须怎样怎样。
可沈括太清楚,赵官家们的耐心到底有多大?
熙宁变法,为什么速度那么快?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问题?
上面的天子,急于求成,压力给下去,王安石也扛不住。
你想慢慢来,天子是等不了的。
所以,很多法令和条例,根本没有经过仔细论证和讨论,匆匆忙忙就颁布了下去。
王安石辞相退隐后,这样的事情更加突出。
永乐城之败,就是最好的证据!
回忆着往事,沈括也是叹了口气,他知道,他得在少主交代的三个事情里面挑一个出来当重点推进,尽快拿出成绩。
“存中!”
沈括正在宫门下想着,一个熟悉的声音在他身前响起。
沈括抬起头,看到了章惇那张让人又恨又喜的脸。
“子厚!”沈括露出一个公式化的笑容,上前拱手行礼:“多年未见,子厚已是国家执政,天子股肱了啊!”
章惇微笑了一下,熙宁六年,始议军器监,章惇被授命主持军器监的组建工作。
没多久,沈括出任军器监,主持军器制造诸事。
两人在这个过程中,打了不少交道,算是老熟人了。
章惇还了一礼,然后悄悄的和沈括说道:“存中知道吗?”
“苏子瞻也和存中一样起复了……”
沈括神情在这刹那凝固了一下,然后假笑起来:“子瞻竟也起复了……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但心里面,总难免有些七上八下。
乌台诗案,严格意义上,追根溯源,应该是他沈存中首先发动的。
如今,苏子瞻和他一起起复了。
这要是朝堂上遇到了,多少会有些尴尬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