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大清话事人 > 217 大战之前,先肃内部

217 大战之前,先肃内部

bsp;“咱的新泰山呢?不能被人说咱不懂礼数。”

    “小的带你去。”

    拐了2个弯,胡之晃推门进去了。

    却见新泰山在那抹眼泪,这是什么情况?

    “哎呀,泰山大人,这是何故?”

    “贤婿莫要问了,徒增伤悲。这事太棘手,莫要把你牵扯进来。”

    旁边的管家愤愤不平道:

    “是隔壁安徽滁县那帮人,欺人太甚。老爷辛辛苦苦,勤勤恳恳开了个矿,没偷没抢的,被他们砸了三回。”

    胡之晃把茶碗一砸,虎目圆瞪:

    “欺我董府没人吗?”

    “泰山,快快前面引路,咱带兵去。”

    ……

    董大官人又是惊喜,又是擦泪。

    悲伤中带着三分窃喜,简单讲述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其中的原委。

    “咱家这铜矿,一年能挣多少银子?”

    “咳咳,若是没人捣乱的话,刨去官面人情开支大约还能剩个十几万两吧。”

    胡之晃吓一跳:

    “这,这么多?”

    “是,是啊。”

    见新泰山眼神闪烁,遮遮掩掩,老胡顿时猜到了几分,怕是不止十几万两。

    心里暗骂,女婿就是不如儿。

    咱以后正经的一家人了,还防着我。

    铜矿,主公肯定喜欢。先占下来经营好,日后李家军北上,又是一桩泼天的功劳。

    “泰山,这铜矿可是好东西呐。”

    “是啊,是啊。”

    “小婿有一疑问,滁县官府知道否?”

    董大官人正色,说出了实情:

    “两边衙门都是心知肚明的,只不过不好插手。一旦插手,铜矿的事就瞒不住了,就得和上面的许多人分润。”

    “不如维持现状,小孩打架,大人都不下场。谁家的孩子打赢了,那是谁家的本事。”

    胡之晃面色凝重,询问道:

    “铜矿是在滁县地界。他们完全可以出面,变成官营。”

    “贤婿这就外行了。首先,户部未必批准。然后,若是批准了,那滁县知县算个球?只能干瞪眼,吃不到。现在这样多好,都是底下人私自开采,衙门里啥也不知道,没一丝责任,光拿银子。”

    ……

    胡之晃坐回椅子里,端起茶碗喝着,不急不躁。

    倒是董大官人沉不住气了,陪着小心询问道:

    “贤婿,你看咱家这矿?”

    “泰山放心,既然这事是神仙旁观,凡人打架。那小婿就简单了,约个时间,摆个场子,咱带兵去教训一下滁县的地头蛇。”

    “不能打官兵旗号,不能用炮。”

    “放心吧,刀盾矛就够了。”

    胡之晃忍不住笑了,上过战场的兵,用在这种械斗就是碾压局。

    怕不是把滁县的地头蛇,打出心理阴影来。

    董大官人眉飞色舞,胡子一翘:

    “来人,摆宴。”

    “今天中午,老夫要和贤婿好好喝一杯。”

    胡之晃的日子过的那叫一个滋润。

    他终于明白了,主公为啥爱看《红楼梦》、《精瓶梅》了。

    原来书里不是瞎编的,现实生活还要精彩。

    ……

    过了数日,江南来人。

    告诉他“既来之则安之”,不要多想。

    等主公需要动他的时候,自然会派人联络他。

    鉴于胡之晃这枚棋子的重要性,李郁令情报署在江浦县设了一点。

    店就设在董家半里外,专营胡辣汤和烧饼。

    胡之晃作为一个奋斗在异乡、事业有成的河南人,喜欢去吃两口家乡的美食,并成为固定主顾,合情合理。

    店铺的生意不愠不火,却是口味的原因。

    若是口味太好,生意门庭若市。

    就会影响了必要的情报工作,属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偶尔有几个泼皮上门吃白食,想欺负一下掌柜的是外地人。

    好死不死的遇上了身穿武官袍来吃胡辣汤的胡之晃。

    被一顿老拳,满地打滚。

    衙役闻讯赶来,干脆做个顺手人情,套上王法又拖走关了几天。

    从此,店铺倒是清净了许多。

    ……

    胡之晃在江北小镇,过的有滋有味。

    江南,却是阴云密布。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来自末日萌宝大佬不好惹,打着奶嗝躺赢了天才医道我有透视,无所不能!凤舞年代小丧尸找脑子找到七零后,随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