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大清话事人 > 217 大战之前,先肃内部

217 大战之前,先肃内部

/>     情报署长,刘千回来了!

    和李郁私下密谈许久,又得了一笔数目不详的经费,然后就再次消失了。

    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儿,他也没有义务和任何人交代。

    作为情报组织负责人,他只对主公一人负责。

    当初的贼气,已经荡然无存。变成了一种难以捉摸的气质,复杂又危险。

    ……

    李家军指挥部(原江苏巡抚衙门),

    “贤婿,常州府的第一军团为何不立即进攻丹阳?”

    “是我不许的。”李郁解释道,“我希望一旦开战,就如泰山压顶。拿下丹阳后,兵锋一刻不停的击破清军沿途所有屏障,一直打到江宁城下。第一军团不能伤亡太重,那就需要更多的火炮,我已经下令调集4个大队的武装民兵,还有水师主力战舰去支援他们。”

    胡雪余点点头,望着窗外滴答滴答的雨:

    “今年的梅雨季,规模和雨量都不如往年。”

    “对,我算过了,入梅已经14天。根据老农总结,入梅时间越晚,持续的天数就会越短。”

    江南梅雨,绝对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影响战争的因素。

    俩人沉默,默默的盘算着梅雨季最好在3天到6天内结束。

    如此,对于己方是最有利的。

    若是梅雨季拖了长尾,持续个1月就麻烦了。

    “我麾下军队是一支几乎纯火器化军队,遇上阴雨大雨,万万不能出战。”

    “贤婿,纯火器既是优势,却也是劣势。”

    李郁叹了一口气,需要补齐的短板还有很多条,何止这一条。

    他突然想起了一个人,询问道:

    “黄四在何处?”

    卫队长李小五立即答道:“带兵驻守在吴江县城。”

    “派人召他来见我。”

    “遵命。”

    衙役出身的黄四,后被李郁运作到了平望营。

    此人另辟蹊径,麾下兵丁一直是纯冷兵器列阵作战。

    胡之晃曾经戏谑过,说黄四的军阵好似乌龟壳,气质十分稳健。

    ……

    李家军内部已经达成了共识。

    先打江宁,后打杭州。

    浙江绿营兵战斗力稀松,唯独杭州驻防八旗还精锐,拥有数量庞大的火器。

    但他们只要敢离城,李家军就敢从海上袭击杭州周边。

    这个方案,已经通过驻守在嘉兴府桐乡县城的苗有林部,传了出去。

    想必会传到浙江巡抚和杭州将军耳中。

    形成一种战略讹诈!

    在李家军吃大败仗之前,杭州方面的清军都会心怀忌惮。

    而且,在李郁的授意下,苗有林部还悄悄的和浙江官府谈起了和平。

    商贸互通,不主动交战。

    如果有可能的话,甚至还可以让出一些小小区域,给官兵刷业绩。

    甭管有用没用,先把水给搅浑了。

    这也怪符合李郁一贯为人的。

    ……

    时间,是关键。

    林淮生筹划西线进攻,范京忙着搞江南立体防御圈(内圈)。

    李郁也没闲着,在战争的空隙他要完成一件大事。

    各村推选出来的壮丁,已经整训一段时间了。

    训练营就设在东山。

    正好给第二届步兵士官学校的学生,提供了一次练手机会。

    考虑到这一次的兵员数量庞大,足有万余人。

    特拨来了500武装民兵,还有20门火炮,放在显眼处震慑人心。

    东山三面环水,属于典型的半,岛。

    在唯一的出入道路,兀思买的轻骑兵临时移驻,训练马术,劈砍,冲锋,顺带应变。

    7天下来,进展顺利。

    整个东山,似乎都变成了巨大的兵营。

    李郁站在高处,看着队列训练和轮番的火绳枪射击,算是勉强有个样子了。

    “是时候,解散他们了。”

    “什,什么?”

    听者怀疑自己的耳朵,难道花了这么大的精力和海量的人力物力,培训的出这些农夫,居然不准备编入民兵?

    ……

    “我要讲话,召集所有人。”

    “遵命。”

    上万人,整齐列队。

    李郁抬眼望去,只见黑压压一片,无边无际。

    他皱起了眉头,轻声嘱咐道: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重生千禧:从爸妈下岗开始致富开局乡野茅神我靠香火诸天吞噬九重天诡异游戏:开局觉醒Bug级天赋道友们请自重宋家的傻姑娘重生了